浅谈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杨雪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杨雪
[导读] 目前,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我国的烟草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摘要:目前,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我国的烟草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在日常管理中,应急管理非常重要,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能够高效处置紧急情况,但应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可见,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必须详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以免出现延误及混乱处置,甚至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当前,许多领域的应急管理实现了平台化和信息化,且其应急管理水平也相对提高。而政府部门应急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信息孤立、系统建设薄弱等流程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烟草行业也依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其信息化应急预案。本文通过分析其信息化应急中的不足来探讨提高其应急信息化程度的渠道。
         关键词: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发展策略
         引言
         烟草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烟草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烟草生产工艺进行科学管理,从品种选择、生产工艺、考验参数、协调比例、加香等工艺上进行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烟草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烟草生产过程,加大工艺质量管理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具体管理对策,能够促进烟草行业实现更飞速的发展。
         1 影响我国烟草企业发展的因素
         1.1 财政体制的影响
         由于烟草有害人体健康,所以国家对烟草采取高税收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烟草行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烟草又成为地区财政的重要来源,各地政府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又积极扶持建厂,安排生产任务,对于市场需求考虑不充分,因此严重阻碍了烟草企业的利润增长。随着国家宏观管理方式的改变,地方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投资自主权,而烟草产业的投资能够明显扩大地方的财政收入,因此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地方政府进行了投资,对于企业的生产有了一定的干预权,因此会对烟草企业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同时地方对烟草企业的税收不是盈利为基准的,而是以生产为基准,因此对于未能销售的烟草,不仅成本亏损还有要交税。
         1.2 烟草行业管理的影响
         烟草企业采用政企合一的专卖管理体制,所有烟草都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进行管理,这种行业垄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烟草行业,同时为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保证国家税收都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烟草企业的发展,由于烟草企业为地方财政提供的高收益,因此烟草行业收到地方政府的保护,而烟草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是必然要求,受到保护的烟草行业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导致在其他行业普遍进行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情况下,烟草行业止步不前,严重影响了烟草企业的发展。
         2 烟草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策略
         2.1 理清思路,明确职责,在谋“准”上下功夫
         (1)政策精神要学准。“1+6+2”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涵盖了烟草行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计人员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通过对整个高质量发展体系文件进行系统认真的学习领会,学深悟透,深刻把握其实质内涵,解决好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什么”的问题,才能为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夯实基础、打牢根基。(2)职责目标要厘准。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审计目标,结合内部审计服务与监督的职能,在深刻把握国家高质量发展“1+6+2”政策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审计部门要重点弄清楚哪些是需要履行参谋职能的,哪些是履行监督职能的,哪些是履行直接实施职责的。特别是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构建烟草行业“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实现行业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一重大目标和要求。


         2.2 建立和完善工艺参数标准
         严格按照PDCA的管理要求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艺观测类参数建设。根据卷烟制品的质量特性,如烟丝的填充能力、物理指标等进行参数建立,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设置值,例如调节阀门、开度、烟支长度、滚筒转速、烟片含水率、工艺、热风、湿度、物料、进料、流量、设立工艺控制方法,对能源动力类参数,根据生产能源要求,如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并依据制造过程环境要求进行参数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注重实效性,满足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员工将工作与企业服务质量紧密联系,实施每一个过程的有效实施和控制,注重运行效率、强化职能职责、理顺管理关系、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准则,形成规范高效的体系流程,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率。
         2.3 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在谋“新”上下功夫
         (1)审计理念上,从“查错纠弊”向“防控风险”转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烟草行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些风险时刻存在。因此,审计人员要积极转变审计理念,把审计的根本目的从传统的查错纠弊向以风险防控为导向转变。充分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等优势,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提前筛查、识别、梳理企业经营管理事项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避免违反党的纪律和行业制度等不规范行为现象的发生。(2)审计范围上,从“账务”向“业务”转变。即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向经营业务转变。审计不能只关注账本,还要关注到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要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见微知著、由点到面,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依托“账务”的基础上,拓宽审计范围,深化监督领域,逐步向“业务”领域延伸。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见物见事,实现有重点、有深度、互相融合的审计全覆盖。(3)审计内容上,从关注“落实制度”向关注“落实政策”转变。政策审计已成为宏观审计层面普遍开展的一项业务,也是今后审计的发展趋势。审计部门不但要对企业执行行业和自身制度情况审计,还要对企业落实行业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从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转变。通过了解行业政策措施落实中的“中梗阻”环节,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如,对各单位三大攻坚战开展情况、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客观反映行业实际情况,防止弄虚作假,保障中央和行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不走样、不变形。
         3 结语
         总之,烟草行业应急预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把控和管理应急工作,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此信息化系统能够快速做出处置并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化应急管理方案的操作性应强,以便于管理人员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从而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及信息化程度非常重要,是应急预案的重要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以确保信息化应急预案的平稳运行,并有效地提升和锻炼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能力。如果在应急预案体系中提高信息化程度,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应急预案的运维管控平台中,作为运维系统的重要构成,有效结合运维知识库,这将全面提升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应急工作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应急管理部.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助推网络强国建设[J].中国应急管理,2018(08):10.
         [2]王晓红.企业应急管理中的信息策略分析[J].中国商论,2018(05):104-105.
         [3]龙建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9):35-36.
         [4]李仑,郭东雷.筑牢应急基础提升救援水平——山西省晋城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扫描[J].中国应急管理,2018(07):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