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减少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所以,要想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就需要科学的评估分析工程施工中的风险,了解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复苏。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建筑工程是一个工作环境较为复杂的行业。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量多、所需的设备类型多样、实际现场操作环境变化性较大等等。因此,整个建筑行业就呈现出了一种高危险性的特征。所以,建筑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因此,相关的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这就保证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依靠建筑工程的支撑,近年来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一般得到不断的发展。但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注重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全管理是开展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在施工期间格外注重安全管理的开展,一方面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工程的工期以及各项进度按照规划的指标进行,另外也是确保施工人身安全的保障。安全管理应该从具体的实际工程施工出发,对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均进行安全管理的强化。
2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整体化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思路,通过周密的布防,能够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然而我国建筑行业普遍不能从整体角度和全局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安全管理就是解决已经发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安全生产危机,因此没有形成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正确认识。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管理职能人员的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制度照抄照搬原有模式、外来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机构设置不健全、不合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管理能力不足等等,这些混乱状况的存在,不只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应不能不足,还会影响整体工程的安全性,给工程带来更多的安全管理隐患与漏洞。
2.2现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相关管理制度缺乏细节和合理性,导致规则制度不能在实践中有效执行。此外管理人员对相关管理细节和内容不了解,也可能导致施工计划无法按照标准执行,给施工的安全质量造成隐患。最后部分管理人员出于工作能力、职业精神、权钱交易问题等因素,可能对相关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存在疏忽的态度,也导致管理制度和机制成为形式主义,起不到实际的管理作用和效果,使得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3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劳动密集型条件下,建筑行业从业门槛低,从事施工的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多以农民工为主,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虽然建筑企业根据要求在上岗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系统培训,但由于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以及受教群体自身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不足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群体的安全生产能力。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容易忽略安全问题,也不能全面配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往往在实际施工期间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事故理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首位,往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造成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发隐患形成事故,提高人的安全素养,主动规避隐患触发点,是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最后防线。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不足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3.1进行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该不断拓宽思路,从更高层面上分析和认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正确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整改措施。首先,要建立更加完善、灵活、适应性和针对性更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等级和管理手段进行细分,这可以使施工更好地适应我国复杂的建筑环境,实现制度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提升安全管理机制的活力与效能,真正打破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的困境。此外,要建立与管理工作相对于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奖惩机制,严格考核方式,使安全管理责任直接对应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推进施工过程的细节化管理
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细节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建立科学的细化管理制度,减少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例如加强对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的现场监督,对施工的工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指导,促进相关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证。例如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调度的科学调配,建立设备维护监督机制等措施,使施工现场保持秩序效率,减少细节问题可能导致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3.3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项目建设时,工作人员有着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所以建设单位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宣传、培训等方式让人员能够熟悉并掌握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此外,加大建设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让人员了解建设思路、操作流程、操作标准等内容,掌握建设技艺。对于建设人员施工时发生的状况,可以针对性的培训,把建设技术、设施操作方式等内容传授给建设人员,提高建设人员的实操水平,避免经验式操作等状况出现,确保项目质量。
3.4做好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在针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管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的预案中,需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分配,对要通讯组、抢救组、物质供给组、善后处理组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在人员的选择上要考虑要骨干人员发挥的作用。保证在事故发生后,每个人都能履行自己的责任,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尽可能的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同时还可以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人员进行相关的演习,在演习中使相关人员掌握事故处理的有效方法
结束语
语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实现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朝着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万伟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69-170.
[2]王江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9.
[3]姚永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69.
[4]艾江.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9):206-207.
[5]连彦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0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