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的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可以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需要可靠的信息技术帮助实现整个供电网络完成现代化管理。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安全;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提升,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目前电力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行参数和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帮助管理人员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当电力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因此,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技术
(一)电力系统组成
电力系统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在这些环节中,发电机、变压器及各类电器元件等电网中所用到的必备的用电设备统称为一次设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以及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以此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及进行必要的调动和控制;除一次设备外,电力中还存在二次设备,二次设备指的是电力系统中能够对于一次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监控、保护的装置设备以及具有通信计算能力的系统等。与其他的信息化设备一样,电力系统中采用的信息化设备通常一般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在硬件中有可以分为遥测、要信、遥控等部分,这些硬件的作用基本是通过监控系统来体现的,除硬件外,电力系统的软件可以分为能量管理系统、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这些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发电控制、发电计划与数据的采集和显示灯服务。
(二)智能电网
对于供电网络中的智能网络系统,其关键在与构建更加集成、高速的信息化基础网络,以满足双向通信的需求。另外,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建设中以控制和感测为基础,引进更加先进的电力设备,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可靠的运行,在电力系统的传输中,需要对现行电网运行常见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行业健康稳定运行,这也是当前电力成为主要能源优于其他能源的主要原因。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当前软件应用、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正在持续稳定的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推定下,我国电力系统所供应的产品逐渐向着更加智能和开放的模式转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开始对嵌入式商品进行研发和引进,这也使得电力系统中原有的测试设备和保护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和通信设备经历了全面的更新换代,而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所应用的各种设备及装置所相关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结构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各种设备或者装置的性能也越来越强大,这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推动着我国的电力系统不断向着稳定和高速的方向发展。
二、智能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技术
(一)通信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构建智能化电力网络系统的关键在于高速双向通信渠道是否建立。高速双向通信渠道除了具备高速的特点外,还要能更好的满足电力供应的高度集成和实时需求,为电力系统运输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指令等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通信渠道。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想将电力系统建设成为实时化、动态化的电力系统,为每一位电力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引进先进的通信技术。
现代化的通信系统能够帮助智能电力系统实现更好的监测与校正功能,不仅如此,利用通信技术,还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内部出现的扰动等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便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检修和维护措施,避免电力系统中发生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在现代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确保通信系统的开放性达到要求,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设备都可以即插即用;二是要确保整个通信系统中的设备都采用同样的技术标准,为系统故障和升级和维护提供足够的便利,进而实现电力行业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二)测量技术
利用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网络,能够采集和整理电力系统中各类参数和信息,并将收集和整理后的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传输,以满足电力网络运行过程中数据的监控与传输需求、具体到测量技术,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电能表数据、电费的计算以及电力监控等都属于测量技术的服务范畴。
(三)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电力系统输配电的控制上,此外,控制技术还要实现对供电过程中持续性的维系,并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利用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可以帮助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护。当电力系统的中的控制单元检测到某项数据超出设定范围时,就会发出一定的指令对管理人员进行指示。在控制系统中,还引入了一些模糊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这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途径。
(四)系统支持技术
系统支持技术指的是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将将系统运行数据转化为工作人员可识别的数据的专业技术,在系统支持技术的数据转换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现代信息技术十分的广泛,且有的处在研究的前言,例如虚拟现实技术、CG动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也说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处在较为发达的阶段,未来系统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电力系统发展更加的完善,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也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五)视频图像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视频图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均已被成功的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成果。其中应用最为成功的当属图像技术,目前,图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多地区,传统的人工监控技术已经无法需求,而图像技术的出现则完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电力系统中引入图像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动电力系统的图像处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
我国的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安全中的应用也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陆续对各类监测设备和保护设备进行了更新,这也给电力系统安全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总结:
目前我国的电力供应正在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并构建全面的调度和控制体系。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中,可以依托现有的电力自动化和通讯网络,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电力系统只有实现智能化和现代化,才能保证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为更大范围、更多的用户和更加复杂的电网调度提供支持。在电网智能调度的发展需求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对电力系统业务进行分流,避免信息堵塞情况的发生,从而实现对电力网络的信息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姜维.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9)
[2]陈云颖.电工电子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
[3]李静.信息技术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4(14)
[4]张卫.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工电子教学的有机整合[J].科学大众.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