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文中首先对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化概念进行了探讨,其次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进行了分析析,再次阐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信息技术应用,最后探讨了未来电力系统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供应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只有保证资源供应的效果才能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质量[1]。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业的新业态建设,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力信息技术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借鉴。
一、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概念
1、电力信息技术
电力信息技术是指电力中应用的信息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指电子通讯、电子光纤、计算机技术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型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广泛,比如生活中的智能家电、生产中的智能系统等[2]。电子信息技术为居民的生活、工业生产都有着重大意义。在目前阶段中,电子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比如自动导航、云技术等,使功能更加多样、操作更为快捷,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功能多元化、微型化特点,比如微型传感器、嵌入技术等,设备体积最小化;应用网络技术等传输技术,使电子技术业态更新、技术革新。
2、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实现电力系统结构的可靠性、灵活性[3]。现代社会、技术发展中,对于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配电网发展中的作用关键,使电力能源发展模式转变。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结构灵活、多样;系统平台运行稳定;系统冗余设计更具合理性;不同用户能够实现理想化模块设计;系统开放性良好;人机交互截面操作性良好,可实现多种语音快速切换。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硬件设备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运用电力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通过电子信息硬件设备对系统某个部位状态、指标进行采集和查询,之后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到结果进行有关参数的调整,进而达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在。电子信息技术影响设备主要包含有控制设备与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主要采集开关状态、继电保护动作的部分信号,采集设备一般为各类传感器,采集得到的数据会被传输至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进行控制指令下达,控制设备在接收指令后按照指令进行电力系统运行参数调整,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功能。电子设备主要有终端设备、通信接口等。硬件设备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基础,需要保证质量和稳定性。
2、系统软件
电力自动化系统除硬件设备需要保证稳定和质量以外,对于系统软件也要进行保障。按照管理、控制的内容差异,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软件可以分为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能量管理等几个部分。能量管理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调度、分配等管理任务,且具有有关操作运算、记录的任务。数据采集则主要对采集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监控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对于异常事故进行处理的软件。
三、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
1、发电应用的电力信息技术
在发电阶段中应用较多的自动化技术为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该系统应用中,在开关柜中进行系统保护装置、测采集装置、控制装置的安装,使用现场总线对装置进行连接,再通过通信管理机与后台进行关联。分散控制系统需要数台计算机进行有关分散回路的有效控制,将各个控制站中参数御用CRT通信装置进行联通。
发电厂中应用分散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系统硬件软件的支持,使传统发电厂中相互独立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集中控制,进而集中化的对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2、变电站应用的电力信息技术
变电阶段是指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压和电流的互相变换,是电力系统接收和分配电流的阶段。为了使变电站在运用中的监控功能得到保障,节省人力因素影响等。变电站是负担变电责任的主要场所,传统变电站工作中需要大量人力使用,尤其在设备监控、设备管理中。变电自动化能够解放劳动力,同时提升变电可靠性。在目前阶段中,变电站使用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为IED,通过对设备的精准管理,使故障问题会快速的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UI截面传导,人员能够明确设备运行中的状况,及时发现故障、解决故障。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变电站以往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变电站的数字化,使变电站整体操作、管理更加便利、高效。变电站整体设备在技术的应用下实现了统一管理,保证设备协调应用。
3、电网调度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是应用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等进行该电网区域中的发电厂及变电站等设备的管理。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可以对电能实施统一的分配,同时能够为电网调度提供安全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能够实时监控电网实际状况,采集电网实时数据后对其进行分析,明确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比如发电状态、运行荷载、运行状态等,根据信息进行不同地区电力需求的分析,进而使电能调度得到调整,达成自动化调度效果。发电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以此实现电网调度的工作要求。自动化调度系统应用能够使电能利用得到保证,使电能生产、传输成本得到优化,进而提升电网整体经济效益。
4、配电网应用的电力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中的自动化技术是对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整合应用,选择相应的配电自动化设施,以此形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对配电网实施监测,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此使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提升也能够,进而保证配电网的运行状态。配电网的主要基础设施为电缆、配电变压器,以往配电操作为人工操作,配电效率及配电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隐患问题,配电自动化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四、电力自动化系统未来信息技术应用趋势
未来社会发展中,电力自动化系统也会不断完善,这主要是电力技术与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在交叉的范围上更广,由此形成网络自动化控制管理。在技术发展中,也会更加着重于替代人力劳动,将人力替代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互联网发展中,电力系统实现了与计算机的融合,达成了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是,hi各点位设备、通讯、沟通得到保障,操作界面更利于人为操控,人力操作更加便捷、高效,电力系统人为影响条件更少,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保障。
其次技术创新发展中,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成为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计算机的支持使整体系统管理能力提升,能够实现大范围的设备监管、控制,为设备运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使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得到快速整合,做到实时的系统故障监控,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分析和解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最后,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要要实现融合,可以达成移动终端设备操作、调度的效果。在移动终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电力系统需要持续创新,保证电力系统融入微型电子产品,推动电子信息设备与电力系统兼容技术发展。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电力需求提升,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完善,以此提升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电力输送及电力利用的效率稳步提升。本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能够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远琴.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000(034):163.
[2]颜清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信息技术发展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8,000(019):13-14.
[3]王旗.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024(0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