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通过应用装配式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加快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控制施工成本。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一步提升应用效果。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和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技术;应用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而在新时代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施工技术,通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提升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然而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不清、装配预制不恰当等问题,从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安全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行解决和完善。
一、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装配式技术和建筑工程的适应性
装配式技术具有着便捷、可靠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装配结构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需求。而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对建筑工程的可复制单元进行研究,通过可复制单元的可重复性制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效益。而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工程当中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立面结构系统、平面构件系统以及集成单元系统等方面。
(二)建筑工程项目应用装配式技术的主要优势
装配式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各类模具以及生产技术来制作出相应的可复制单元。通过采用统一的模具可对构件的整体功能进行改善,从而有效的提升构件的精确度,实现技术的统一和改善,这样一来可以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采用装配式技术还能够防止传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和粉尘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节能作用,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相符合。装配式技术主要采用一些大型施工设备,并应用吊装工艺等,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工程的劳动强度[1]。
.png)
图1装配式技术示意图
二、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应用对策
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装配式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建筑功能,提升建筑的施工安全性,而其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应用装配式技术,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有效的分析可复制单元,并做好施工的组织和安排。具体来说,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前期所获取的资料信息等对建筑的结构设计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和研究,从而掌握结构当中相关的可重复单元设计,再根据具体的结构设计来有效地对预制结构的安装节点开展设计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组织措施,并根据工程的相关要求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工程施工周期。相关施工人员还应根据装配式技术的要求,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相关设备带病运行对装配式技术的应用产生影响。
(二)构件预制技术
施工人员应该通过分析可复制单元的结果,来对可复制单元的尺寸进行明确,并按照具体的尺寸要求等制作出相应的模板。在具体的制度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的质量和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当模板制作结束后,需要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来做好钢筋网扎处理,并对钢筋的横纵比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功能需求来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进行确定。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其浇筑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对模板造成过大的冲击。而在振捣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应该防止其和钢筋模板等产生接触,当预制件初凝后还应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
(三)运输与安装技术
本文以预制梁的安装为例,对建筑工程中预制梁的安装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职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将相关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安装,并做好柱的固定工作,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大型吊装设备来对预制梁进行吊装。施工人员需要对吊装的速度进行控制,避免其发生撞击而使构件出现损坏。在吊装结束后,当预制梁和安装面接近时,可以使用定位卡来对上部位置进行固定,对预制梁进行调整,使两底边线和柱的托住控制线能够进行重合。在完成安装后,需要对搭接位置所产生的缝隙进行打胶处理,并在此之前先清理搭缝。在打胶处理结束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同时使用泡沫棒将缝隙进行填塞,接缝处的位置可以使用无收缩砂浆来有效的进行封堵[2]。
三、建筑工程项目装配式技术应用要点
(一)裂缝控制
裂缝是装配式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控制要点,对此可以使用注浆技术来对裂缝进行处理,使用一些具有高强度和高粘度的粘黏剂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当装配式构件出现损坏时,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或更换。
(二)过程控制管理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时,我们需要对模板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模板出现破坏。同时还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配合比进行相关的试验,确保其能够与构件的强度和抗震等要求相符合。通过做好对装配式技术应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
(三)装配结构的验收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应力传感器、红外无损检测等相关设备来有效地检验装配结构,对结构当中是否存在裂缝等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有效的保障结构强度,使其能够符合相关设计标准,提升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对此,相关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装配式技术的应用研究,合理的控制应用要点,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一步提升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效果,使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全面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装配式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1):243-245.
[2]赵洪蕴.公共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20,51(0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