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排水施工技术浅述杨冰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杨冰
[导读] 为了保障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舒适性,路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持久性、坚固性、耐用性和合理的刚度。
        摘要:为了保障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舒适性,路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持久性、坚固性、耐用性和合理的刚度。而路基排水效果会影响路基稳定性、使用寿命。所以,需要重视排水问题,做好排水施工工作,保证市政道路长期保持良好运转。基于工作实践,在此分析路基排水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路基是市政道路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路基分为路堤和路堑。路基既要承受本身的岩土重力,还有路面的重力,和路面上的行车重力,是整个市政道路构造的重要环节。路基排水可以保证路基免受雨水等水体侵蚀,对于确保施工质量、道路运营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
        1 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1.1增强市政道路的稳定性能
        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有利于增强市政道路的稳定性能。首先,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主要针对地下水和地面水两个方面进行工作开展。地下水对市政道路路基进行浸泡,大面积的地下水会使得路基变得松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容易发生相关的道路问题。再者,路面的积水无法及时流出,就会积存起来。从路基的细缝中渗入路基,形成恶性循环,对路基产生较大影响。
        1.2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可以延长市政道路路基的使用寿命。路基在雨水的冲击之下,强度自然会逐渐的降低,在来往不断的车辆行驶过程当中,超出路基的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出现市政道路路面下降、局部坍塌等事件发生。排水工作没做好,市政道路路基受损的频率就会增大。排水系统会让市政道路路基处于干燥的环境之下,凝固性更强,延长使用寿命。
        1.3减少道路的交通问题
        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的交通问题。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会导致在雨雪天气路面积水严重,积水无法及时的排除,大部门遗留在路面,另一部分则渗入路基。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形成交通堵塞。再者,容易出现路基局面遭到水毁的情况,由于资金、人员、技术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一旦发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好维修工程。道路无法畅通,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2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2.1边沟与排水沟
        边坡比为1:1,边坡纵坡度通常不能超过0.3%,边坡长度则应当小于300m,边坡沟水都应当被引入路基,排入到排水沟或河流中。如果边沟与通道或涵洞发生交叉时,通常应当将边沟水直接排入到涵洞中。某些地段汇水量大,受地形限制,边沟与排水沟超长、沟底纵坡大,不能及时排水。为此可设消力设施,对沟底浆砌加固,尽量将转弯处做成弧行,若地处沿河段落,可将水就近引流,减少排水压力。
        2.2截水沟
        截水沟通常用来拦截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常在路提上方或挖方路基边坡坡顶外设置,必要时截水沟可设置多道。设置平台排水沟于边坡上、挡墙顶,可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使雨水顺畅排入沟谷、河道,减少坡面冲刷。

受水纵向渗入沟底的影响,易断裂、滑塌,雨水引起的泥石流等也会堵塞截水沟,因此,截水沟尺寸设计要合理,并要做好监测,发现损坏及时补救,堵塞及时排淤。
        2.3跌水、急流槽
        在设计排水时,要配合设计截水沟、跌水、急流槽,缩短水排放时间。路基挖方交界排水沟的沟底纵坡过陡,达到1:4时,需要设置急流槽;截水沟与边沟连接地段,挖方边坡上宜设边坡急流槽;拦水带地段,填方边坡上设置急流槽排路面水到坡脚排水沟内。出于及时排水考虑,可酌情设排水沟于通道下。填挖交界处设置的急流槽,要注意水的高接远送,必要时槽端部加固可用钢筋混凝土。急流槽水最终流入排水沟,因急流槽流速很大,要防止引入排水沟时对道路造成冲刷。
        2.4地下排水
        (1)如果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或对路基强度造成严重影响,应设地下排水沟,排引地下水,减轻路基受地下水影响。路基基底有地下水渗出或坡体含水层被挖方路基挖断,可设盲沟于沿填方或挖方路基边坡坡脚,拦截、排引含水层水到路基外;靠近路堑的填挖交替路段路堤基底有地下水渗出,要在填挖交替处设横向盲沟,排出地下水;地下水位较高的路堤地段若不便增加路堤高度,或挖方路基路床紧邻地下水位,可在路基两侧边沟下设盲沟,降低水位;可以在路床顶面设排水层、路基两侧设纵向集水管,拦截路基上层滞水、自由水,毛细上升的地下水,为保证排水及时,盲沟长度要适度,并可酌情就近引流排水。
        (2)淤泥质软土层地下水含量较大,为确保软土路基端稳定性,快速排除地下水,在具体设计上可以采用板+石垫层+超载顶压深层。需要注意是,为确保软土地下水能够迅速由砂垫层排入到边沟,应当在砂垫层与边沟相接斜面制作一个15cm左右级配碎石(2cm-4cm碎石)反滤层,同时在砂垫层地面预留5cm×5cm左右预留界面,同时泄水口应当高出底沟底30cm左右,确保软土地基段地下水能够顺利排出。
        3 排水设施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质量检测分三步进行:一是对工程进行检查,查看施工过程当中是否存在技术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将遗留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二是检查路基排水设计的运行,是否能够有效减轻雨水对路基的冲击,路基的稳定性强度等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挽救措施。三是检查水资源是否经过合理的利用,客观的原因是否有合理方案应对等等,出现问题立刻商量改善措施。
        结束语
        在路基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专业技术与主观经验的合理搭配才能够保证排水效果。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在施工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无法解决。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定能够趋向于完善,保证排水工作的高质高量。
        参考文献
        [1]陈开,张青.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排水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4):248-249.
        [2]吴青松,焦俊杰,肖扬,杨帅.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排水施工技术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8(38):274-275.
        [3]邱妹仔.浅论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排水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7,43(06):223+225.
        [4]李威.市政工程中路基路面排水措施设计与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209+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