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康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7期   作者: 李康
[导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地标性的房屋建筑工程不断涌现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地标性的房屋建筑工程不断涌现。高支模施工技术广泛运用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施工当中,成为建设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运而生,而建筑工程领域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逐渐的使用这些新型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其施工技术具有难度高,施工复杂等特点,目前还存在很多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模板坍塌的事故,导致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整体具备较强的可靠性。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和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高层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不再仅仅是遮风避雨这么简单,而开始要求环境优美、个性化等,受到这种要求的影响许多结构设计独特、跨度大的高层建筑涌现出来,在这些建筑工程项目中,许多关键的施工步骤,都需要采用到高支模施工技术,其不仅是项目的重点和核心,而且也是建筑施工的难点之处,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建设部出台了建质[2018]31号文件,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撑体系而存在,为高层建筑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帮助。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对施工荷载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搭设跨度有很高要求,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各个环节做好衔接工作,同时需要全面系统的对施工质量、安全进行检查、检测和验收,使得各方面技术指标都达到专家论证后技术标准和要求。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自己在建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总结,为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积累相关施工经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
        2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模板的安装搭设技术
        在对高支模板进行安装前,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有关作业人员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对模板安装所涉及的各项参数进行熟练的掌握,模板安装的位置、尺寸必须符合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模板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在对模板进行搭建时,应该注重高支模材料的使用情况,选择质量达标的,检测合格的材料,不同型号、规格的模板和木方应该严禁混用,尤其是模板等材料的厚度,模板系统的采用的木方尺寸、安装间距,必须符合施工方案中模板安装计算书的计算要求,这对保证模板系统的承载力十分关键。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模板的接缝不应该漏浆,这对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尤为重要。模板安装应该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除此之外,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时,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该涂刷隔离剂,并不得污染钢筋和影响混凝土装饰效果;
        2.2脚手架的搭设施工
        常见的搭设工序及方法,搭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依图纸的设计的尺寸要求进行房屋的平面放线,宜对高支模脚手架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进而按要求搭设高支模脚手架,不同规格的杆件不得混用,高支模立杆间距符合计算要求,上部结构中立杆安装时应该采用对接,而不得采用搭接,这一点尤为重要;放置纵向的扫地杆,扫地杆要与立杆及纵杆等杆件之间相互扣牢,实现整体连接。

对于横杆的连接,一般首先要对大横杆进行搭设连接,再对小横杆搭设,搭设四周的横杆,横杆、纵杆、立杆等杆件搭设时,其接头尽量不要在同一平面上,要求错开搭设,施工人员作业时应该加强重视,避免脚手架失稳;脚手架的中间,外侧设置必要的剪刀支撑杆件,其夹角为:45度~60度,并设置连接墙,以此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性和可靠性;脚手架整体安装进行完毕以后,铺设脚手架的维护栏杆,并按规定挂上安全网,以防止工程坠落事故的出现。对扫地杆架设时其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不大于200mm,而大小横杆上每步的高度通常为1.7m,根据层高的不同情况可以对横杆进行合理的调整,但其高度的调整最大不能超过1.8m;在搭设至一定高度后即进行立杆与横杆位置的校正与调整,高支模立杆作为重要受力杆件,对于立杆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一般常采用吊线锤加以控制,横杆则主要是拉线进行水平方向的校正与调直;此外,对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其梁下部宜增设一道立杆顶撑,保证支撑系统牢固可靠,同时梁下受力的小横杆与立杆之间应采用双扣件,防止扣件滑移,扣件的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校核,其值范围宜控制在40 N.m~65N.m
        2.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高支模施工作业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非常关键,高支模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时,不宜从一边向另一边浇筑,防止浇筑荷载累积增加,防止造成脚手架失稳,最好采用先中间后四周的浇筑方式,这种浇筑方式的应用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同时,对于保障高支模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好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作业,保证振捣作业的连续性,同时要对模板、脚手架支撑系统情况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变形,移位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的措施
        首先,良好的高支模施工设计方案对于高支模施工整个过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即由于该技术施工具有较多限制,如杆件间距小、高度高等特点,其施工设计方案的完整性与实用性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设计的掌握程度也将直接影响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其次,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同样也是高支模施工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目前的房建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我国也有明确的施工标准和规定,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以施工规定的要求为准,进行合理、合法的安全作业,以此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之后的工程质量等。最后,施工人员本身具备的施工意识也能够保障其自身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稳定性等,即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效果,依然由施工人员进行具体展示,而其自身在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是否充足,一方面影响到施工进度,另一方面也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稳定性起到促进或延迟作用。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唯有以加强施工人员本身的施工意识为前提,才能完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并且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结语
        随着工程施工的增多,高支模施工也越来越普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工程功能的使用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确保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单位应综合考虑高支模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措施和施工要求,采用规范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促进房屋建筑行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富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有效运用[J].房屋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9):35-36.
        [2]高亚.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208.
        [3]田芳.探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08.
        [4]曹志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3):74-75.
        [5]江赣州.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