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企业增值服务的运作模式及管控策略张雷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张雷
[导读] 目前我国处于环卫市场化加速期,集团借助自身专业环境产业品牌影响力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环卫市场化加速期,集团借助自身专业环境产业品牌影响力,加速拓展环卫市场,并结合当地市场环境调整市场布局,以环卫为主要路线,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环卫行业所涵盖的作业包括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建设垃圾中转站、公共场所环境卫生、道路清扫保洁、公厕运营等,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在主营业务外,积极拓展增值服务的模式,引导客户需求,创新增值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借助GPS定位、移动互联网和现代化的系统精细化管理增值服务的项目,利用大数据的关联性和因果性加强增值服务项目的风险管控。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accelerated period of sanitation marketization. With the help of its own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industry brand influence, the group accelerates the expansion of the sanitation market and adjusts the market layout with the local market environment, taking sanitation as the main route.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urban environmental hygiene, the operations covered by the sanitation industry include domestic waste cleaning,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efuse transfer stations, environmental hygiene in public places, road cleaning and cleaning, and operation of public toilets,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to achieve complet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mature management technology, stable cleaning teams, and long-term financial security
【关键词】:增值服务;运作模式;过程管控;经济效益
 Keywords: value-added services; mode of operation; process control; economic benefits
一、增值服务模式概述
(一)增值服务的定义
        所谓的增值服务,笼统地说,只要是环卫清扫保洁过程中进行的,不属于履行合同义务的服务都算是环卫增值服务。增值服务需要根据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超出常规的服务。环卫企业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特种作业车辆,通过发挥环卫专业管理人才的经验和技能来为客户提供技术和效果的增值服务,提供信息效用和风险效用。这样的服务超越了一般的体力劳动并融入了更多的团队劳动,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创新、超常规、满足单位个性化需求是环卫企业增值服务的本质特征。
(二)增值服务的类型
        环卫企业应该顺应整个市场经济,增值服务模式必须要符合买方主导的经济模式。作为环卫企业必须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服务。对于某些不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何种服务的客户,项目企业应对客户需求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客户分析形势,提供量体裁衣的保洁托管方案。这样,客户就会看到确有成效的服务成果,体会到增值服务带来的益处,自然就提高了对环卫企业的信任度。目前可以提供的增值性服务模式包括一下几种类型:
1、垃圾代运型增值服务模式
        提供这类服务的对象是垃圾产生的企业或者单位,可提供对需求单位垃圾代运到门的一站式服务。垃圾代运服务能满足需求单位指定垃圾收集点内的垃圾日产日清的任务。
2、垃圾分类型增值服务模式
        垃圾分类型增值服务,可以向单位提供全面的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箱或者垃圾分类收集亭的采购安装,以及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方案。该业务凭借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和作业标准管理体系,对于垃圾分类、资源处置和再生利用等方面具有专业技术优势。
3、保洁托管型增值服务模式
        按照企业、单位的要求,完成指定区域内的作业任务,包括对保洁边界区域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村通道路、乡镇街道、进村村口、空地、村民房前屋后、沟渠、水面、绿化带、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垃圾保洁及转运服务。
4、洒水降尘型增值服务模式
        依托企业自身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的资源优势,优化资源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企业环卫装备品种齐全,能够提供环卫运营各作业流程中所需的机械设备。该类型的增值服务模式主要是配合政府或者单位完成“蓝天保卫战”的低空扬尘的控制作业、施工场地周围的洒水降尘作业以及新建道路的前期养护等多项治理工作。
(三)增值服务的思路及方法
        随着近几年人居环境的提升,高标准、严要求的保洁清扫服务需求被释放。同时企业通过近年来的提质增效的要求下,企业如何盘活员工和各类保洁作业车辆的优势,引导客户需求,拓展增值服务类型,对于提高环卫企业的效益至关重要。

围绕环卫企业的清扫保洁主业,系统梳理企业能提供的增值服务类型和模式,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公厕管理、站前广场、市民广场和大气污染防治中降尘抑尘作业管理等多元化创收业务能快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压力,并能显著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一)成立增值项目领导小组、压实责任
        拓展增值服务项目需要各部门协调中间环节,紧密配合,快速完成合同签订及后续常态化保洁。因此,企业成立运营增值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增值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常设机构,负责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项目回款、资源分享和兑现奖励等相关工作。已签订的增值项目按照“责任制”管理,建立内部控制流程,形成全过程控制,保证增值项目的费用回收以及后期客户满意度回访等。相关部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增值服务管理流程贯彻执行。
(二)摒弃传统做法,创新一杆到底的管理机制,强化创收能力
        环卫行业内,创收的传统模式是由项目部管理人员负责,看起来一线的管理员都负责,而实际上都不负责。存在责任不清,增值的费用很大比例落入个人的口袋,滋生腐败,收入流失等弊端。创新建立“资源共享、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监管、集中兑现奖惩”的环卫增值服务的“临泉模式”。原先的“项目部、乡镇管理员、驾驶员和保洁员”四个管理主体变成一个主体,企业统筹所有的增值项目管理,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开票,梳理现有企业增值服务运作模式,有效引导单位需求,定向营销,项目企业主推的增值服务“一杆到底”管理模式,实现打造项目企业“主业精、副业兴、有活力、有后劲”的目标。
        建立“一杆到底”的增值服务运转机制,乡镇主管负责辖区内增值项目开拓,有效引导需求,配合片区经理完成合同的签订和相关费用的回收。片区经理负责辖区内所有乡镇潜在的企业和单位跟踪和汇总,签订的增值服务项目报经费管理办公室审核后,申请发票,并及时提交到客户,完成费用回收。财务部负责每月核定增值服务项目结算金额,做好账务处理。管理办公室负责每月审核各乡镇的增值服务项目费用测算和定价,负责集中兑现增值项目奖励。
(三)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强化增值项目保障,坚持企业主推、全员参与、多渠道拓展增值服务类型。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企业增值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合同报价的计费标准,成本测算标准。按照每个合同核算签约奖和效益奖,由企业或项目部根据参与对象实行分配,并坚持按月统计,按季度集中兑现奖励。
(四)建立标准化服务规范体系
        对于已签订合同的增值服务项目纳入常态化管理,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在“人、物、机、发、环”五要素上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企业通过定岗、定人、定在岗时间、定作业标准、定奖惩措施等一系列的举措,出台保洁人工作业规范及管理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及管理标准。另外,企业定期组织走访服务单位,召开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及时听取服务单位的意见,改进服务方式,提供服务的水平,保障增值服务项目正常开展。
三、建设智慧环卫增收监管机制
        为确保增值服务管理廉洁高效开展,有效解决人浮于事、人员脱岗、质量不达标、避免吃空饷等现象,提高有偿服务的能力,建设智慧环卫增收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不断分析摸索和近几年的增值项目管理实践,增值服务项目监管主要分为线上实时、快捷、准确、高效监管和线下督查员专项督查,加强增值服务项目的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
        线下专项督查,由企业组织专人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县范围内的可能涉及我们增值服务需求的单位、学校、企业现场督查,判断是否存在干私活、公车私用的情况。
        线上实时督查主要依托智慧环卫系统。利用车辆GPS定位和远程监控等移动互联网手段和现代化系统,实现对增值服务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大数据的关联性,因果性在增值服务项目风险管控方面得到体现。
        “环卫数字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立足于环卫作业监管的目标,通过对业务背景、业务难题及业务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借鉴当前领先、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无缝融合。“环卫数字化管理系统”把机扫车、洒水车、洗扫车、垃圾清运车、环卫工人、环卫4巡检人员等作业主体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实时连接,对作业过程进行在线监管,对作业违规情况进行在线报警,同时可保存车辆、人员在一个月内的作业状态及路线,并可随时进行查询、回放,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平台的服务监管功能。
四、结论
        环卫企业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结合数字化环卫管理系统,在增值服务项目管理过程中配备数字化设备,通过科学化、数据化、可视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含车辆、人员、中转站的管理系统、考核系统和作业质量系统,全方位提升临泉环卫作业质量及效率。通过环卫增值服务的运作模式及管控策略分析,有助于提高项目企业的增值服务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基于对环卫增值服务的运作模式及管控策略的研究,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或改进,奋力打造环卫企业“主业精、副业兴、有活力、有后劲”的经营新局面,为环卫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作者简介:张雷,1984年,男,安徽省临泉县,环境工程硕士,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现职称环境工程师,主要研究固废领域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开发和环卫项目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