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于胜志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于胜志,范学顺
[导读] 我国城市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市政工程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同时也关乎着民生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市政工程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同时也关乎着民生。在市政工作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基础工程性能,确保市政工程保持长时间使用寿命。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适应性较强,可以应对大部分地质条件,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理想的基础施工工艺。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的开展这一工作,能够确保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质量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建设阶段,应该强化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视,可以明确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优势,结合施工实际,科学作业,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水平。
        1钻孔灌注桩概述
        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大、地质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等优势,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为钻孔灌注桩是隐蔽工程,施工工艺繁琐,在施工期间极有可能发生桩位偏差、孔底沉渣多等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引发质量问题。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讲,一定要创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钻孔灌注桩具有较多的种类,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等,前者是在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桩基础形式。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是在泥浆护壁条件下,采用机械钻进产生桩孔,并运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准备工作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旋转钻机成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置换法清孔作业,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需要事先掌握这些施工工艺特点和要求,做好施工方案会审工作。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人员培训、考核,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必须要提前掌握。施工材料进场时要严把质量关,需要对材料合格证、生产地、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参建单位负责人员质量验收完毕合格后方可入场。在设备方面,要确保设备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根据基础工程量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施工配套设备以及水电系统,保证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2.2钻机就位
        搭设钻孔平台,垫入钢轨以提升底座稳定性,借助风缆再次增强钻架稳定性,避免在后续钻进时发生位移等不良问题。施工中钻头、钻杆与桩径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考虑到各项因素影响,偏差≤5cm。调节钻机底盘,启动设备开始试钻,试运行阶段分析钻杆垂直度。
        2.3成孔施工
        1.放样。采用坐标定点方式进行桩位放样测量。确定桩体的中心轴线,并作为坐标值基线,采用坐标法、极坐标法确定中心点,偏差值必须要满足建筑基础工程验收标准。使用全站仪测量桩孔,由专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开展测量工作,按照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测量桩位,使用钢筋标示,长度控制在0.5m左右。在完成了放样工作后,要对放样精度进行检测,如采用钢尺检测桩体之间的间距,有两个人同时进行,确保桩基位置的精度。2.设备准备。准备好钻机,在正式钻孔之前,对钻机运行性能进行检查,包括钻机平整度、基座安装平稳性,避免在钻孔施工中产生位移。还需要提前做好桅杆调整,处于铅锤状态为最佳,钻孔中心要对准十字线。3.护筒埋设。护筒规格为12mm,采用钢板材质设施,内孔径要大于桩孔径15cm。受到地层环境影响,需要对护筒尺寸进行调整,通常在钻孔中需要钻机下设2.5-12.0m长护筒,特殊部分回转钻机成孔下设1.5m护筒。采用钻孔机下钻到标准深度,压入护筒。4.固壁。不同钻进方案的固壁方案也有所差异,应用旋转钻机成孔时,要先将一定量砂浆注入到孔中,之后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这样就形成了泥浆护壁。

在回转钻成孔当中,可以采用自造粘土浆液制作护壁。5.成孔施工。不同地层条件要采用不同钻头,多数可以选择双开钻头,并控制好钻孔深度和标高。要做好钻头检查工作,包括磨损度、直径等,如果不达标要立刻更换钻头。初期钻进中要慢钻,在钻头全部进入到土层之后再加快钻进速度。钻进遇到砂土层、软土层,要降低钻进速度,随着钻进深度增加可以适当注入一定量水泥砂浆,确保水头压力满足标准,降低塌孔发生几率。6.清孔。完成钻孔工作之后,要检查孔洞的深度、垂直度是否达标,检查合格后即可清孔。采用置换法清孔,采用泥浆泵向孔底部注入泥浆实现杂质置换。
        2.4钢筋笼的制作以及吊装要求
        通常而言,钢筋笼的制作,需要依照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合理的开展制作工作。然而,针对一些直径以及长度大于1.2米的钢筋笼,应该在主筋的内侧每隔2.5米增加一道直径为15毫米的加强箍,并设计出一个“井”字形来有效的进行支撑。同时,需要与主筋焊接在一起,让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的骨架,提升整体的牢固性。为了可以为后期吊运作业提供更大的便利,也可以依照两节开展制作,钢筋笼的主筋设计应该为通常的钢筋,在接头的位置使用对焊,并且在主筋与箍筋之间的距离,应该有效地进行焊接牢固,科学的对平整度进行把控。一般,平整度可以存在误差,但是坚决不能够超过50毫米。此外,在钢筋笼制作完成以后,需要开展吊放工作。在具体的吊放阶段,需要利用三脚架进行就位,然后应用专业的起吊机械开展工作。
        2.5浇筑
        直接将导管下入到泥浆中,之后通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达到现场后要先进行质量检查,如坍落度等,在检测合格之后再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导管埋入到泥浆2m以下的位置,但埋入深度也不得超过8m。混凝土可以采用连续浇筑方案,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多0.6-1.5m。
        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与对策
        1.护筒冒水的问题,主要原因:(1)在对护筒进行埋设的过程中,护筒附近的原状土压实度明显不足;(2)在进行埋设的过程中,护筒内外的水位差比较明显;在钻头起落的过程中,损坏了护筒。具体的防治对策:(1)在还没有埋设护筒的时候,要通过地质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使用最为理想的黏土,这样就能够把坑底和附近的土壁分层夯实。(2)在进行开孔的过程中,要让护筒保持合适的高度,通常要控制在1~1.5m。(3)要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者来对钻头的起落进行监管,尽量保护好护筒,防止其遭到破坏。2.缩颈问题,之所以会出现缩颈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塑性土膨胀,导致孔径低无法满足设计尺寸。而想要得到合理的解决,那么就要做好以下工作:(1)采用密度、胶体率大且黏度强的泥浆,这样就能够减少失水量。(2)把矢量的合金刀片和导正器外侧进行衔接,这样在钻进的过程中就可以体现出扫孔的效果。(3)在成孔过程中,要提升泵量以及加快成孔的速度,如此一来,孔壁在成孔后就会产生泥皮,孔壁就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有效强化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便捷性、整体性、质量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掌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从细节出发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工艺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999-1000.
        [2]洪国华.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4(19):197-198.
        [3]张伟雄.论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