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蔡智琼
[导读]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社会的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渠道防渗既能保障工程安全,又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必要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既达到工程效果,又具有一定耐久性,从而改善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抗冲能力,减少后期维修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 防渗技术 防渗意义 防渗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现代化事业实现了长足进步。其中作为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利工程也收获了重大进展。水利工程建设旨在兴修水利、防止洪涝灾害,以此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调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多便利。进而达到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对防渗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防范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现象已然成为一项热点的研究课题。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分析,以保障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的有序开展。
        1.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渠道渗漏问题不仅会给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会使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周期不断下降,一旦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工作落实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出规安全问题,给水利工程建设周边的居民带来生活安全隐患。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防渗施工是其建设中的必然。通过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能够降低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现象的发生概率,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为我国经济事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充分的施工质量保障;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然的技术应用环节,是新时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行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2.影响渠道渗漏的因素
2.1地理条件差异因素
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土壤条件存在差异性,而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因此,要求防渗渠道建设施工的工艺不同。设计师在设计防渗渠道时不能将地理环境纳人设计考虑的因素;设计防渗渠道时忽视了不同土壤的渗水效果;将影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设计的效果,最终影响防渗渠道应用的效果。比如,应用化学法进行渠道防渗处理时,一些地区的土壤中含有酸性或者碱性的成分,化学法中的凝固剂就会与土壤中的酸碱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防渗效果。
2.2施工技术差异因素
防渗施工技术是保障防渗渠道防渗效果的关键,因此,施工技术的差异性是影响渠道渗漏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有液体防渗施工技术和固体防渗施工技术,目的是堵塞水源渗漏的渠道和加固土壤或者水渠防渗层的保护功能。比如,应用混凝土对水渠表面进行增加防渗层。可以有效地提高渠道的防渗效果,但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配比不佳、混凝土涂层的薄厚程度不一等技术差异会影响防渗渠道的使用寿命。
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优化措施
3.1砂砾垫层施工
当水利工程渠道粘性土斜墙施工完成后,可利用专业的挖掘机机械进行粗略的削坡,然后人工跟进进行坡面修整,按照工程设计的高程做挂线和整平处理。当坡面修正完成后,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进行砂砾层施工。具体施工方法为:砂砾石运输到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施工现场后,先堆放在堤顶位置,然后从下往上均匀摊铺,铺设完成后采用反铲做到粗削坡处理,然后人工精修处理。

在人工修理过程中, 需要在渠道工程的坡脚、坡肩、坡面等位置合理布设控制桩,沿着渠道方向均匀布置一排控制桩,通过线绳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将渠坡均匀的分为若干个小块,在线绳上悬挂一个滑动块,通过人工移动的方法,控制削坡厚度,保证削坡的平整度。坡面修改完成后,再利用专业的平板式振动夯进行压实处理,在压实操作中发现坑洼坡面及时找平。人工进行坡面修正,可有效保证坡顶高程、坡面高程、平整度等参数。
3.2浆砌石防渗技术的实践应用
浆砌石防渗技术是在砂浆施工中采用机械搅拌处理,搅拌时间控制在3-5min之间,拌制后应在2h内使用完毕,如砂浆存在凝结,应选择其它施工技术处理,如存在离析或泌水情况,砌筑前应先进行搅拌。不同工作区域需要制备相应数量的立方体砂浆石块,在首层石块填筑施工时,首先应当开展好基底坐浆,石料通常挑选长40-50cm、 宽30-40cm;块石、料石厚度一般在15-30cm之间,石板不小于3cm,且要求有一面比较平整,衬砌的石料要质地坚硬没有裂纹。控制砌筑转角定位,先砌筑角石,其两侧与准线统一,接着内外石块,最后砌筑中部填腹石,施工加以使用锤子与小石块填补石块空隙。二层石块砌筑时要做好砂浆敷设工序,再砌筑上方石块,石块之间不可直接接触。按照施工规范达到相关标准后,要进行灰缝敷设。在施工中注意砌筑要分层进行,灰缝厚度、宽度要求基本相称,不同分层错缝距离控制在80mm范围内。
3.3混凝土防渗措施
混凝土防渗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好的防渗、抗冲、耐久性能,而且便于管理。为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全面测定,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具有离散性,即便质量、性能均达标的混凝土,在施工中也有可能发生质变, 因此,在水利工程灌区渠道防渗工程施工中,必须切实加强对混凝的质量管理。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离散性主要和原材料有关,如果原材料发生变异必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士的原材料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严禁采用质量不达标,或者性能不合格材料。
3.4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灌浆防渗施工也是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常见的一种。其中包括了多种灌浆防渗技术体系,都能够达到较好的渠道防渗效果。首先,高压喷射灌浆法。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施工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地基的承载力,起到防渗作用的同时,能够提升水利工程整体的结构稳固性。是通过高压喷射流束的方式,对水利工程的底层基础结构进行破坏或者切割。然后通过被灌的形式,实现水泥浆与混凝土的结合,形成整体性的固状结构。高压喷射灌浆的防渗效果好,施工质量控制较高,是灌浆防渗施工的主要方式。其次,控制性灌浆法是在传统灌浆方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以灌浆施工技术为核心,强化对灌浆范围的控制,加之在灌浆过程中对灌浆压力以及灌浆流量的控制,能够很好的起到渠道防渗效果,还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控制性灌浆法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中应用时,具有操作较为简单的特点,可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施工周期。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展开的详细讨论,我们能够知道,水利工程渗漏原因有很多。渗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而且对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完工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努力完善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赵文刚,水利工程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8,263(17): 167.
[2]高峰,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7 (1) 149-153.
[3]张晓磊,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0期.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