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 谷金宇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谷金宇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市政道路的改革也已经有所突破。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  100027
        摘要:目前我国市政道路的改革也已经有所突破。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但是也让很多质量问题浮出水面。一旦造成路基沉降或路面开缝的现象,将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所上涨。而软土路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不良路基土,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道路的质量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软土路基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处理技术,并且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引言:
        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软土路基的含水量相对比较多,而且空隙很大。主要是由于软土的含水量更多,其流动性偏大,且难以承受住较大的荷载这对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压实密度工序产生一定影响,造成路面稳定性偏差,从而导致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而处理路基强度较低软土,首先则需要提高其自身承载力,尽量防止路面后期出现开裂现象。
        1、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概述
        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也将很难得到统一,从而导致施工作业出现较大困难,其工程规模也难以在根本上予以统一,使施工产生一定的难度,而施工过程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根据不同的规划设计进行实施,且在造价工期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做到协调统一。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工作加以重视,合理将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一旦软土地基产生任何问题,都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造成伤亡现象,所以软土地基的相关工作必须要能够有所重视。因为大部分软土地基土质并不十分理想。其中存在许多粘土与淤泥土,以及少量沙土和泥炭,因而使土质情况很难得以把握,如果土质含水量较高,其压缩性就会较大,土质便相对疏松,其承载力必然会降低,而土质松软还容易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硬度都难以符合相关标准,给道路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我国每年因软土地基而造成的道路施工问题是很多的,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些问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甚至带来很难预期的灾难。而软土地基的结构性比较显著,一旦局部出现问题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造成沉降与滑动,以及导致事故的频繁发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所以为防止出现一系列问题,则需要尽早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前制定出预防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加固施工软土的质量,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措施,使软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受力,预防可能产生的隐患问题[1]。
        2、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影响因素
        2.1 施工道路地理位置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影响
        施工道路地理位置对软土路基的主要影响就是道路与构造物的连接处,一般连接处的路基相对稳定性会较差,连接处一旦产生破裂,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对于道路面的其他区域来说,连接路面的黏土层,容易产生较小的沉降现象,使路面无法真正达到平整度的具体需求,应当严格进行软土路基的处理,真正确保软土路基的质量。而路堤的高低与宽度的大小也是不相同的,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解决。而路面与施工技术的关联性是较为明显的,如果想路面达到更平整或更具安全性,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科学施工[2]。
        2.2 市政道路施工流程影响
        道路施工和一些施工的具体步骤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道路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那么对路面的实际沉降要求也是有所差异的。相对一些级别比较高的路面,其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在实际进行路面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更有效的方式来避免发生沉降现象,并且在进行软土路基处理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下水的分布与地质噪音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地基出现不良影响,使路面产生垄高或者塌陷,因此需要更加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些问题[3]。


        3、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策略
        3.1 荷载压重法
        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进行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能够尽量让路基固结的速度加快,从而使路面状况有所改善。真正达到施工所需的具体效果。在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具备两个不同的措施,首先是超载压重法,其次是预压处理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其基本都是使用荷载压重的办法来进行处理的。在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使用这样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压缩能力偏大,同时透水性较强的软土基层。由于对软土来说,固结与沉降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这就容易使整个市政道路建设的进程有所延缓,因此对于软土层厚度较大的情况,并不建议采用这样的方式予以实施[4]。
        3.2 表层处理方法
        对底层一些表面相对比较软的情况,可以通过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一般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尽量让路基有可能产生的隐患被消除,从而创造一个更加优质的工作环境。在实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中央路基的平整分布对地层结构的土质状况能够起到有效作用,而对其他区域,比如因含水量较大所形成的软土路基等,则需要对地基予以进一步的处理操作,且进行填土之前需要合理挖出沟槽,进行地表水的清除,防止出现地基渗水而导致整个路段的结构性无法达到稳定现象。并且在实际进行填土操作的时候,应选择透水性相对较高的碎石子和砂石子等材料,在路基的上方需要铺设一定的软土层结构,首先需要对砂石进行铺垫,然后在加固软土层,这样便可以让砂石铺垫,使其整体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更加符合相关标准。
        3.3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环节当中,软土路基在进行处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软土路基是由粘土或粘浆构成的,这种路基的特点为路基相对较软,因而一旦遇到这种地基的处理,首先需要了解能够产生软土路基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对那些由于含水量较大所造成路基变软情况应当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才能够使施工工作更加全面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软土层处理方式,可以真正应对之后的相关排水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地基产生的沉降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市政道路的整体承压能力,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调查处理,使其恢复为正常路面,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操作。而软处理技术可以科学地处理软土路基的问题,但采用这样的方式,其处理效果所占用的时间较多,因而在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进行相关的施工准备及进度安排,来尽量降低对整个市政道路施工进度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3.4 灌浆法处理技术
        一般灌浆法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压密,其次是渗透性,以及化学仪电化学等相关的处理方式,这些处理方式在不同的软土路基当中起到的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环节的过程,需要深入了解到路面的具体成分,进行考虑,并挑选适用的灌浆法来进行针对式的施工,从而使施工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软土路基是经常会产生的一种路面情况,这种路基的处理方式目前存在很多种,然而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还需要详细分析路面的具体状况,选择较合理的手段进行相关操作。不仅如此,随着科技发展,目前已具备的技术是符合目前时代需求的,但仍需不断地予以探索与创新,从而使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希诚.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净水技术,2019,38(11):42-45+53.
        [2]于淼.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9,29(05):69-72.
        [3]赵晓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05):268-269.
        [4]张浩.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9):2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