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马文
[导读] 摘要: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车辆管理主要停留在对车辆的行驶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车辆轨迹管理、车辆定位、车辆超速行驶等内容的管理,但对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以及车辆入场、离场、用车申请、“三交一停”等车辆流程管理中缺乏综合性的信息化有效管理手段。
        大港油田市政服务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车辆管理主要停留在对车辆的行驶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车辆轨迹管理、车辆定位、车辆超速行驶等内容的管理,但对车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以及车辆入场、离场、用车申请、“三交一停”等车辆流程管理中缺乏综合性的信息化有效管理手段。车辆的使用管理也普遍采用手工登记的方式,在日常的使用中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监督作用,管理人员在查询车辆使用情况时,需要翻阅大量的材料,难以及时追踪车辆状况,即使发现存在异常使用行为也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使得部分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从而不能真正地将车辆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这就造成了公车违规驾驶的状况愈加严重。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车辆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充分且有效的应用,因此,在车辆管理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管理的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采用基于生物识别、RFID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企业车辆智能管理系统,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改变被动的人工管理模式,实现车辆管理全过程中异常情况的自动发现、主动干预、高效管理模式,达到管理人员对所属车辆的平台化、智能化、电子化、移动化管理的目标。同时完成与企业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企业移动办公等平台的集成,可拓展车辆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很早以前,美国的一家研究中心就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共同组成物联网技术。在中国,国家工信部认为,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扩展,基于无线或有线感知技术和智能设备对物理现实世界的识别,依托于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互联互通。然后通过采集、分析与处理、识别,从而完成物与物、人与物信息交互与无缝连接,实现对物理世界动态掌握、准确管理与科学决策的目标。当前使用的关键技术领域逐步朝着RFID技术领域、MZM技术领域、传感网领域以及两化融合技术领域方向发展,有利于车辆管理系统的应用。
        二、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架构是理解和了解物联网技术特点必不可少的前提,因为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中隐含着物联网技术的特点,从目前的大多数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来看,物联网技术架构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管理层、应用层四部分构成,下面分别对四层进行介绍。
        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由不同型号、不同类别、不同功能的各类采集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不会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意的安装在任何需要使用的地方,同时,感知层即使物联技术的基础,也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对物品的信息进行感应和采集,为后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以及对物品进行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关键技术包括RFID无线射频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M2M系统框架、云计算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使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设备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的对所关心的各种信息进行查看,同时,这些智能设备还可以作为终端对信息进行收集,这也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多样性的采集信息方式。
        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就是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上传至互联网中,网络层的主要核心部分就是互联网,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组成。在感知层的各传感器可以及时把采集到的各种各类的信息传送到不同类型的网络中,同时,云计算平台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运算,从而作出相应的判断。在物联网技术接入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这些异构网络间的融合和协同。只有将这些网络异构合理的接入,物联网技术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强大作用。
        3、管理层
        管理层的主要特点就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管理层是将前端采集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的汇集起来,但这一前提是必须要有强大的存储平台以及相应的云计算技术支持。因为它具有大量的、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挖掘技术、专家系统等智能化的技术建立的应用平台。

在管理层中,必须考虑且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安全问题,在物联网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这是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4、应用层
        将物联网技术与各领域技术相结合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层的核心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联网技术发挥其强大的作用,目前,随着各种各种通信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各领域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应用层还包含了物联网的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随时随地的浏览物联网中的信息。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虽然相对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是研究物联网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且我国还是传感器大国,传感器在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传感器技术相对发展较好才能催生出较好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为车辆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可能。
        1、车辆管理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以分布式思想为基础,建立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的三层开发架构,有效确了保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的高效、稳定,为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1)数据采集层
        支持从车辆管理中各类传感器的设备,通过TCP及无线等通讯协议进行采集;
        (2)数据处理层
        支持基于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多字段联合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极大的提升了四则运算法则之外的运算能力。
        (3)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支持无损压缩方式,对数据的压缩量能达到30%甚至更高;车辆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平台提供使用API方式访问;可定期转存关系型数据库,实现车辆运行及运维监控实时数据的永久存储。
        2、车辆管理功能结构
        本文设计的车辆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功能:车辆自动识别功能、车辆定位管理功能、人车统一认证功能、车辆管理流程功能。其具体工作过程是:
        车辆取车管理:正常车辆停在企业停车场内,车辆要吃存储在专门的车辆管理控制柜柜中,由车辆管理调度中心统一管理。当某一车辆及司机有工单派发时,司机拿上路单,到钥匙智能管理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匹配,智能控制柜对司机采用指纹获面部识别的方式,同时记录钥匙取走时间。
        车辆运行管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车辆管理系统实时采集车辆运行轨迹,车辆运行速度等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与存储,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车辆运行路线与路单规定路线进行实时分析比对,当车辆大范围超出指定运行范围时产生告警,并及时反馈到司机和车辆管理调度,将车辆运行安全严格管理起来。
        车辆交车管理:当车辆运行完进行收车时,车辆必须听到指定车位,若果车辆超出指定位置,管理中心也产生告警。停车后,司机将钥匙交智能控制柜保存,同时控制柜对司机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和比对,确保出车司机与交车司机一致。并记录车辆运行时间,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整个行车过程实施监控,保证车辆整个运行过程处于受控范围。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论述可以发现,将物联网技术合理的运用 在车辆管理系统当中,主要目的是对现阶段在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在使用物联网技术以后,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方面充分的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从而推动车辆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企业车辆管理的智能化管控的研究,提出利用射频识别、生物识别、GPS监控等技术手段,有效提升车辆使用管理、“三交一停”等信息化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升监管人员的管理效率,降低监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各类企业车辆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智能化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薛元飞 .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 [J].电子技术与 软件工程,2019(09):258.
        [2]高健,贾珉,翟玉森,张兵. 物联网技术在公务用车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
        [3]让金鹏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行车安全管理方案研究 [J].计算机产 品与流通,2017(10):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