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进博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马进博
[导读] 摘要:在有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有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相关研究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积极采取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大优点:第一,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蓄水池和水井等能够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民饮水的问题;第二,改善我国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现状,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抵御洪水;第三,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优质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2.1工程建设环节
        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工程的使用效果,而设计思路、原料选取等前期准备环节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应用成效能够反映出工程的质量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而监管工作主要是针对工程用料、实施环节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开展的。造成质量未达到预期水平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原料使用不当和质量评定未达到标准水平。一般小型的水利工程主要兴建于经济和技术水平欠发达地区,因此该类地区在施工时难以获取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施工人员往往根据经验主观衡量用材种类及其质量水平,对工程整体的质量构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主观认定结果未达到项目建设要求,则会导致工程无法发挥效果或减少使用年限。
        2.2工程管理环节
        水利项目的整个建设和运用过程不仅牵扯到局部机构和人员,更关乎兴建地域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严格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相关管理机构应从人员与经济两方面着手进行管理。技术人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技术含量,如果在自然条件不利、技术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施工,则无法保证项目质量达到理想水平。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区域发展有一定的積极影响,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下:
        3.1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想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等。但是在具体管理中缺少合理的规划,很多投入不到位,各种问题的出现导致工程单位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施合理的规划。依据工程实际检测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如何完成工程检测是关键,在小型泵站和水闸等进行质量检测,但是优化阶段存在检测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小型泵站的坍塌以及水闸渗漏等现象。如果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在后期使用中损坏,制约了区域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2缺少协调统筹管理
        结合区域的具体发展情况得知,区域的协调管理具备自身的特点,土地分布特点呈现出分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针对土地的这种分布情况,必须制定完善的方案。但是农业发展具备综合性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从水利工程项目的整合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入手,合理进行规划和调整。但是很多区域农业综合性开发管理存在难度,这样以来,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整合等存在不协调的现象,这种情况对农业发展造成了制约,导致整体管理无法融合[2]。
        3.3没有解决农民纠纷问题
        农业发展中农民是主要受体,综合素质比较低,在进行一般的耕种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争吵的现象。在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和农民打交道,因此可能出现纠纷。

区域发展中,如果不能相互配合,势必导致各种工程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各种纠纷的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
        4、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4.1提高农民、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和企业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明白农业发展的命脉所在,更要加大对乡镇、村落领导的政策宣传教育。同时,在水里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要积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全方位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4.2因地制宜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前,应该对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同时,设计者应提前对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当地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农作物的种类进行分析记录和研究,给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例如详细调查水源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流取水或提水取水。其中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会选择自流取水,包括了堤坝取水和无堤坝取水。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规划管理中,由于工程建设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农田规模的先知,要综合性、针对性地评估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和建设价值,同时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面积,运用新型技术,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4.3加大工程管理和建设资金的投入
        在对工程进行预算的时候,要给工程后期的管理投入充足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期维护,投入使用后的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维修和解决,保障水利工程的长期正常使用。各地可以采用多方资金筹集的方式,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调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公司等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从多个方面筹集资金,解决水利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例如,省级规划项目对县进行招标,招标主体可以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农业生产公司、自然人。这样可以改变现在党让干群众没意愿变群众积极干的新局面。这样,投资主体有了积极性,资金筹集有办法了,建设投资可以大大节省,工程建完非常实用,管理责任明确了,经济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4.4优化保障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重视保障措施的设计,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和实践知识经验;其次要利用好调查分析得来的各种水源水质、农作物种类信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分析,结合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最后,针对水利工程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水利工程的改进措施,配备完善的污染检验设施,配合人工复检,确保水利工程水源不受到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因此,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监理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项目在验收之后,对产权的归属要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各种资料进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4.5注重水利工程改造
        农田水利建设在新建工程上耗资巨大,同时工程建设时间长,田间工程不配套,效益很难在短时间内发挥,所以,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应坚持对现有工程改造为主,适度进行新项目建设,充分考虑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将钱用在刀刃上,坚持少投入就能取得大效益,并能保護好环境,保护好资源,达到节约资金,保护资源、提高灌区生产能力之目的。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数设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人民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丽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J].农技服务,2017,(20):154.
        [2]刘东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3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