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实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满意度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容易养成很多不良生活习惯,而一些不良习惯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初次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大小便失禁、下肢不完全瘫痪等,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因其具有创伤性小、精确程度高、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手术需进行局部麻醉,患者术前多有焦虑、抑郁心理,且术中需承受疼痛的痛苦[1]。本研究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符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且排除腰椎管狭窄、不稳定性脊柱滑脱、肿瘤等症,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3±6.2)岁,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10.2±5.3)个月,影像学检查L3-4的患者21例、L4-5的患者39例、L5-S1的患者20例,直腿抬高角度22.31~36.59°、平均(28.1±4.3)°。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就。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术前进行手术准备,向患者讲解术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舒适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要面带微笑,以亲切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术前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患者需要配合的事项等,让患者做好面对手术的心理准备,对于有恐惧、焦虑心理的患者,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临床上的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做好术前准备,术前3日备皮,第1天~第2天用肥皂水清洗备皮区,术前1日剃净毛发,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损伤皮肤。术前12 h禁食,4 h~6 h禁饮,以排空胃肠道。术前1日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行留置导尿术,保持尿管固定、无菌、安全、畅通。
1.2.2术中舒适护理
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体位摆放后要询问患者舒适性,以防止对神经及血管造成压迫,术中轻握患者的手,采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根据患者自身喜好播放音乐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紧张等不适感。
1.2.3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使患者安心,促进其恢复。为患者清洗手术区域,穿好衣服后送入病房,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寒战、躁动现象发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指导其术后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腿部伸展及下肢关节锻炼,术后第10天可进行腰背肌肉锻炼,术后4周,可下床进行缓慢床边锻炼。患者下床时,需佩戴腰围,以防止二次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可采转移注意力或物理方式减轻患者疼痛,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焦虑。采用VAS评分对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以调查问卷形式让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使患者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康复[3]。而疾病的困扰和陌生的医院环境均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疼痛感,给患者带来不适。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舒适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以患者舒适为重点,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在生理上抑制了疼痛冲动的传导,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攀攀.舒适护理干预对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149.
[2]胡英.优质护理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8):75-76.
[3]董艺,朱雯楠,张文怡.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918-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