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朱静洋
[导读] 摘要:现如今,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一种变电站所特有运作理念。
        扬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现如今,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一种变电站所特有运作理念。提高对于细节的重视,用真实有效的数据、固定的标准等作为变电转变电运行管理的基础,向高效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对于提高变电站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降低投入的成本来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的。
        关键词:变电站; 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引言
        人们生活中的用电质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要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优化群众用电质量,就要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同时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调修,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的养护工作,使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能够稳定进行。电力系统一直保持良好的变电运行状态,既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也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足够的电力能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提升整体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效率,就需要人们从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出发,通过一定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来加以实现。
        1.1完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为了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力度,保障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力项目安全有效的运行,需要人们完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机制。结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运行、维护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变电运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方法、内容,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完善每种制度相对应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同时,需对安全管理制度保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种管理处理机制,以应对在不同情况下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使之能及时对变电站特殊运行情况时进行调整、补充、控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完善相应的检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保卫制度等,从多方面进行制度措施的加强、完善和落实。
        1.2注重提升相关电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以及安全维护中,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中,应该充分重视电力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应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时刻了解到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电力工程领域的知识,定期进行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并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相结合,对于通过专业素质考核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及晋升的机会,确保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高质量安全管理,从而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使整体电力系统的长效性。
        1.3加强一体化的安全管理
        要想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一体化工作,就要相关管理人员协调整体团队的工作。根据团队的工作内容进行技能层级划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对在运行操作、维护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详细的技能划分。在做好日常运行、维护的同时,应及时收集团队工作人员实际情况,通过考核、监管机制、团队建设等多种方式凝聚团队力量和工作执行力。在检修工作方面,定期对设备不同电压等级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业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工作。在管理设备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维护,避免出现抢修,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2.变电运行设备检修要点
        2.1检测变电设备电压情况
        如果在没有建立接地线且停电的状况下,对变电站电力设备以及线路的电压进行检测,为保证检测电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就需要做到以下预防措施:在有电的情况下进行电线连接、关闭接地开关或者进入带电隔离带等,运用电子仪器检查电力设备和线路关闭电源,电源完全断开后才能检查电力设备以及线路存在的电压。检查电力设备或线路存在电压的过程中,验电的位置最好选择在电力设备或线路的进出口两端。另外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人员也必须使用绝缘手套以及运用专业的、符合检查设备电压规格的检测仪器,才能对电力设备或线路进行高电压检测。
        2.2装设临时接地线
        为防止变电设备对其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应及时将已断电的设备存在的电荷放尽,同时消除线路上存在的静电,避免在检修变电设备过程中突然来电,还需要在检修过程中装设临时接地线。装设临时接地线时,最好就是将接地线装设在可能出现电压或者可能会突然有电的位置,接电线装设工作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运用连接技术进行装设。无论是安装接地线还是拆除接地线,都要两名专业的检修工作人员使用绝缘手套或者绝缘物体来完成。为了避免在进行接地线装设过程中出现变电安全事故,相关的装设工作人员应提前进行防护栏遮挡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识牌,防止变电设备检修人员出现差错。针对只要合闸就会有电的电力设备检修处,变电检修人员就需要将“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悬挂在工作位置的开关和刀闸把手处;要是进行变电线路的检修,则需要将“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警示牌悬挂在检修线路位置的隔离开关处。另外为了防止相关检修人员对有电的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发生安全事故,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使用隔离带将已断电的电力设备与正常供电的电力设备分开一定距离。
        3.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的维护途径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离不开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的科学性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重视设备维护的记录工作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部分新换以及全新的电力设备在检查完毕进行安装完成后,是不需要进行频繁地检修与维护的。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有限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应当把检测与维护的重点放在那些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变电设备上。为此,就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相关变电设备的维护记录工作,将每次设备的维修检修信息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来,主要的记录信息包括维修中设备的故障表现、质量缺陷、性能缺陷、影响范围与故障解决耗时等。通过这些信息的记录,可以更好地调节日常设备维护的人力资源安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有效性。
        3.2加强相关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行各业都开始了革新。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工作的效率,需要新技术的融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信息传输特点,通过电子监控设备来实现对变电设备故障问题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工程技术,结合实际的电力系统,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从而对变电设备以及整体系统的安全问题与隐患进行有效的预估和排查。
        结束语
        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面对社会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要求电力企业可以引进前沿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及时解决其中的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吉雅嘎,孙肖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科技风,2019(3):174.
        [2]陈敏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20-121.
        [3]刘华喜,丁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8,25(12):81-82
        [4]李佳.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硅谷,2015(1):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