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护士手消毒的重要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30名门诊护士进行手消毒情况调查,分析对比消毒前后护士手部所含细菌茵数来判断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护士手部所含细菌茵数显著低于消毒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来的49%降低29%,大肠杆菌由原来的24%降低至3%,且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卫生学标准。消毒后的手部细菌控制量均明显低于消毒前,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前,应当进行手部消毒处理,从而避免及减少交叉感染。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士;手消毒;调查分析;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hand disinfection of nurses in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and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and disinfection of 30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fter disinfection,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hands of nurs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disinfection, in which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reduced by 29% from 49% and Escherichia coli was reduced from 24% to 3%, which met the hygienic standard of hospital infection stip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fter disinfection, the control amount of hand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disinfe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before transfusion treatment, nurses in transfusion room should disinfect their hands to avoid and reduce cross infection.
Key words: outpatient transfusion room; nurse; hand disinf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当中,手部细菌感染率高达50%以上[1]。由于医护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如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没有及时的进行手部消毒,就极其容易导致住院患者受到细菌感染,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勤洗手是医护人员必须的一项基本预防措施,通过洗手能够有效的减少手部细菌,避免污染到无菌物品及清洁物品,保障患者不受交叉感染。以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我院3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的日常手部消毒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资料数据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3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的手部消毒状况,按照环境卫生学检测检验标准消毒技术规范中护理人员手的采样检测标准进行调查分析。30護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28.9±1.7)岁。
1.2方式方法
对所抽取的3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分别在手部消毒之前及消毒之后,进行手部细菌菌落变化检测,对比分析前后结果。主要消毒过程包括:
1.2.1手部消毒
护理人员须五指合并,并使用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棒对双手进行反复涂擦。双手指屈面由根部至指端转动棉棒往返连续涂抹 2 次。
除去检查者触摸部位,将棉棒放入含10ml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检测。
1.2.2细菌检测
将采样试管在混匀器上至少振荡20s或者手动晃动至少80次,使其充分的摇匀,从摇匀后的试管内采用无菌吸管吸取lml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平均每位样本接种2个平皿,在各平皿之中加入15ml已溶化的温度为45℃左右的营养琼脂,在加入的过程当中,要边倾注边进行摇匀处理,最后在琼脂凝固之后,再将其放入36℃的温箱之中48小时,而后对其细菌总数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护士进行消毒处理前后的手部部菌落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总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 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进行表示,用X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2]。
2结果
消毒处理后护士的手部菌落数较消毒前明显降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来的49%降低29%,大肠杆菌由原来的24%降低至3%,且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卫生学标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当中,门诊输液室护士需要通过手部接触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因此,护士手部极其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感染,如若护理人员未能及时的进行手部消毒处理,就会给患者及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护士手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显得尤为必要。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由于医疗性感染接受治疗的病例数量正在逐步增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缺乏细菌感染防范意识,对手部消毒清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及时的进行手部消毒处理,造从而成患者受到细菌感染[3]。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任务繁重,在实践工作当中,时常忽视手部清洁这一环节,另外,医院洗手液的消毒杀菌效果较弱、洗手后使用公用的毛巾及纸巾等也是造成手部二次被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医院的洗手装置及热气干手机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内部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不够到位,也是造成患者及护理人员受到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表明,门诊输液室护士经过手部消毒处理,手部细菌菌数明显低于消毒处理之前,前后数据对比显著,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医院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提高对内部细菌感染的管控重视,完善基础消毒杀菌设施设备,如在洗手池当中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开关、配备热气烘干机以及一次性纸巾等。选用消毒杀菌效果较好的洗手液,制定严格的手部消毒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护士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洗手。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先洗手、后工作的职业习惯,提高对细菌感染的专业性认识,从而有效的避免及减少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病例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巧,张丽芬,潘婷婷.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20-921.
[2]汪建青.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135-137.
[3]毛素飞,毛小丹. PDCA循环用于提高门诊输液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效果分析[J]. 浙江医学,2017,39(4):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