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面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面瘫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31,中医康复护理)和对照组(n=31,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面瘫患者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面瘫;中医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面瘫是面神经瘫痪的简称,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引起面瘫的原因较多,感染性病变、耳源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等都会引发该病[1]。面瘫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因为外部表现影响到患者的人际交往,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有效地干预措施对面瘫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以62例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中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面瘫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31,中医康复护理)和对照组(n=31,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对照组和研究组男各16例、15例,女15例、16例,前者年龄构成为18—81岁,平均年龄(42.16±5.04)岁;后者年龄构成为19—80岁,平均年龄(42.22±4.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纳入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以及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交流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时刻面带微笑,并且说话得体,赢得患者的好感。引导患者抒发负面情绪,并耐心倾听,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赢得患者信任。如果患者因经济压力感到焦虑,向患者推荐性价比最高的药物,让患者安心。向患者讲述疾病治愈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2)针灸护理。选取重要穴位,包括颊车、翳风、风池、合谷以及足三里等主要穴位,留针二十分钟,期间注意醒针,每天一次。(3)中药湿热敷。取马钱子、生姜以及薄荷叶等中药置于布袋中,煎煮半个小时,待布袋温度降至45度左右时,去除水分至半干,敷在患者面部,持续三十分钟,每天两次[2]。(4)耳穴贴压。使用酒精对患者额、口、眼等结节反应点进行消毒,采用玻璃探棒按压形成小窝,将王不留行籽放在小窝内,用医用胶带固定,随后按压,直至患者出现麻痛感,每个穴位按压一分钟,每天三次。第一天贴压一侧耳穴,隔天贴压另一侧,反复进行。(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悬链及功能,促使面部肌群活动能力的恢复。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以及鼓腮训练等,每个动作重复二十次,每天进行三次。
1.3观察指标
采用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来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png)
3讨论
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不受年龄限制。面神经炎引发的面瘫多为一侧性,且以右侧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往往与清晨稀烂或是漱口是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并且部分患者还伴随味觉和听觉功能障碍,由于面部肌群功能失调,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是最常用的面瘫治疗方法,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面瘫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3]。中医康复护理通过针灸、中药热敷以及耳穴贴压等外部刺激方式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和肌群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多数的面瘫患者存在负面情绪,而中医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内心压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极大的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让患者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治疗,提升康复护理效果,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康复护理在面瘫患者护理中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护理在面瘫患者护理中有着较高的护理价值,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让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文莉.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8):176-177.
[2]张婕. 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69-71.
[3]王静珊,苟晓华.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