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刀手术在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2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基于双模拟法分为2组,对照组(n=105)与观察组(n=105)分别开展传统手术治疗与超声刀手术治疗,对2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进行比较。结果: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在血钙和PTH方面,2组术前对比,差异较小(P>0.05);术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7.62%)比对照组(21.90%)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刀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同时可缩减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甲状腺疾病;超声刀手术
近年,甲状腺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其对患者身体健康、生存质量等造成显著影响,因此需要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1]。临床上,主要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尽管该方法具有一定成效,但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甲状旁腺功能受损[2]。为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应加强对甲状腺疾病治疗方法的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甲状腺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FOCUS超声刀具有重要作用,其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2]。本文主要针对超声刀手术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2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基于双模拟法分组,对照组(105例)中,男、女例数比为55:50;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21岁和68岁(39.62±3.21)岁;观察组(105例)中,男、女例数比为58:47;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23岁和66岁(39.73±3.15)岁;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术前,协助患者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譬如:留置导管、常规备皮及禁食等。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密切监测其各项指标,同时实施全身麻醉。术中,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至仰卧体位,垫高肩部,以便手术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在胸骨切迹上方大约2厘米部位作切口,操作仪器为电刀,长度大约是6厘米,同时依次切开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并打开甲状腺假包膜,然后切除甲状腺腺体。利用丝线缝合甲状腺腺体创面让,然后放置引流管,最后依次缝合切口。
观察组:超声刀手术治疗,通过FOCUS超声刀,纵向切开甲状腺外被膜,剥除甲状腺腺叶和自有膜,同时离断处理甲状腺颊部,并对其进行牵拉到腺叶位置,充分展现血管并切断,分离静脉,通过超声刀止血,然后以病灶部位、大小为依据开展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期间,各项操作小心开展,避免损伤甲状腺周围神经系统,特别是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术后,放置硅胶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210例患者临床指标、血钙、PTH(甲状旁腺激素)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分析。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的分析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明显(P<0.05),具体如下表1。
表1 对比210例患者手术指标(±s)
.png)
2.2 血钙和PTH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血钙、PTH水平差异较小(P>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具体如下表2。
表2 对比210例患者血钙及PTH(±s)
.png)
2.3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对照组中,创口出血、暂时低钙麻木、创口感染、甲状腺机能减退分别有7例、5例、5例和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0%;观察组中,创口出血、暂时低钙麻木、创口感染、甲状腺机能减退分别有4例、2例、1例和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2%;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x2=19.799;P=0.000)。
3 讨论
甲状腺手术开展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通常是由于术中结扎不合理、钳夹挫伤等引起,还可能是因为手术操作人员并未准确辨别甲状旁腺,进而导致误切,最后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弱[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病症以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为主,导致低钙血症,造成患者手脚、口周出现针刺样麻木感,对于病情严重者,伴有膈肌痉挛和四肢抽搐,最后造成患者窒息死亡。为防止损伤甲状旁腺,促进手术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全面了解甲状腺构造,从而对手术方法进行选择。
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传统开放手术,其具有术野清楚、操作简单等特点,术中能够明确病理组织部位,并进行切除[5]。尽管该方法可以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依旧伴有一定不足,包括术中出血量多、创伤明显等,再加之手术期间需要对创面多处缝合,残留缝线头较多,进而对美观造成影响。近年,在医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同时,甲状腺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超声刀,通过超声将机体外低能量超声波向病灶部位传输,同时可以及早提高焦点温度,加快病灶组织凝固性坏死速度,最终实现疾病治疗[6]。手术治疗期间,超声刀可以明确病灶部位、大小,然后向计算机传输,锁定病灶。由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术后临床指标、PTH及血钙水平较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甲状腺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超声刀手术方法的开展,除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外,有助于患者治疗时间减少,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金现, 温建烙, 高训锋,等. Focus超声刀和传统电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及切口炎性反应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5):5-8.
[2] 李小磊, 庄大勇, 周鹏,等.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与西那卡塞内科治疗的对比分析[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 45(12):845-849.
[3] 常杰, 程彦霞. 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13):66-69.
[4] 倪帮高, 麦刚, 刘航,等. 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及功能保护方法[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8, 12(4):300-303.
[5] 周鹏, 贺青卿, 庄大勇,等. 持续性和复发性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9, 34(9):766-770.
[6] 余文洪, 孙岩, 卓燕. 尿毒症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 重庆医学, 2017, 46(25):3589-3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