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这段期间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孕妇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两组孕妇大细胞性贫血血常规指标发现,实验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细胞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定期血常规检验,能够尽早发现患者贫血程度,然后在治疗中做好全面监测,以此来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血常规检验;价值;结果
孕妇在妊娠期出现贫血不仅会降低自身抵抗力,还会加大分娩风险,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象,严重的话还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毕竟贫血的发生很有可能会促使胎儿营养供给受到影响,进而加大早产的概率[1]。为此,我院则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价值以及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患者妊娠期贫血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这段期间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之中,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6.24±4.78)岁;对照组60例之中,年龄为24-42岁,平均年龄为(26.32±4.68)岁。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孕妇均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在入院之后的第二天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孕妇3mL的肘静脉血,在完成血样采集之后则将其放置在血常规检验专用柜之中进行存储,之后再将续页与抗凝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检验,检验仪器选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而试剂则可以选用配套试剂来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受检人员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细胞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进行观察与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孕妇大细胞性贫血血常规指标发现,实验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细胞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表1 两组孕妇大细胞性贫血血常规指标对比
3.讨论
妊娠期孕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现象就是贫血,孕妇一旦产生妊娠期贫血,其自身抵抗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进而加大孕妇手术风险;另外,妊娠期孕妇贫血现象的发生还会促使患者身体出现理性变化,而胎儿供给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阻碍,产生营养不良、早产等现象[2]。对孕妇进行定期血常规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孕妇是否有存在贫血症状,如果有的话,则可以借助于检验的方式及时把握孕妇贫血程度,然后对其进行控制与处理,这样就能降低因为妊娠期贫血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与事件的发生。
在对妊娠期孕妇是否有存在贫血现象进行检验的时候,其主要是对孕妇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细胞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检验,因为这些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孕妇实际贫血情况,而常用的检验方式则是以血常规检验方式为主[3]。临床造成贫血发生的机制较多,而且致病因素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贫血患者其临床病理差异性也会十分的显著。针对孕妇出现贫血的原因以及生成条件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就能发现孕妇在孕期对于铁元素有着一定的特殊要求,所以若是孕妇在孕期食物含铁量较少的话,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为此,对于孕妇最好是让其在孕期服用含铁量较高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孕妇自身含铁量,还能为胎儿提供更多的铁元素;除此之外,维生素B12、叶酸的缺乏也很有可能会对孕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毕竟孕妇妊娠期间叶酸需求较高,可是若是受到分泌因素所影响,患者胃酸就会减少,从而胃肠蠕动减弱,最终促使患者红细胞DNA减少。为此,临床要想保证母婴安全,可以基于此来构建出有效的预防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孕妇实际需求。为此,在对不同类型红细胞进行检验的时候,检验值的观察可谓是十分的重要,所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能够促使临床妊娠质量得以提升。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细胞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107.91±3.09)fL、(4.51±0.59)×1012/L、(33.72±0.68)pg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孕妇的(87.72±4.18)fL、(3.20±0.50)×1012/L、(27.31±1.59)pg,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显示,对妊娠期产妇进行血常规检验,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妇各项身体指标,从而有效了解产妇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就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与控制,借助于有效的监测手段来让患者贫血症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减少因为妊娠期贫血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与危害,保障患者分娩的安全性与质量。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定期血常规检验,能够尽早发现患者贫血程度,然后在治疗中做好全面监测,以此来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昉.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调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12X):23-23.
[2] 邓惠玲.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3):29-30.
[3]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报道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8(36):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