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张喜久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4期   作者: 张喜久
[导读] 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

       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P<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伤;踩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并发症
踝关节主要是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组成,是人体受力较大、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患者发生骨折后是以踝关节肿痛、僵硬以及活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对其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提高外伤性踩关节的治疗效果,对该院近两年的部分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是选取该院在2018年1月一-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踩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6例,受伤人院后均接受X线检查被确诊。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8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者21岁,最大年龄者52岁,中位年龄为(34.9±4.8)岁;受伤原因:砸伤12例,挤压伤9例,扭伤7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者20岁,最大年龄者55岁,中位年龄为(34.6±5.0)岁;受伤原因:砸伤13例,挤压伤8例,扭伤7例。将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于该次研究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予以硬膜外麻醉,为患侧下肢使用止血带,在内踝部位做一前侧切口,并在外踝后方,沿着腓骨后缘做一小切口,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处理好骨折端的软骨与碎片,并暴露出外踝。将发生移位的骨折部位予以复位,使用螺丝钉固定,依据患者的受伤情况选取形状适宜、大小适中的钢板对外踝进行固定。针对三角韧带出现损伤的患者,要先做好修复再处理骨折部位。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固定牵引治疗法,对移位骨折部位予以推压、复位处理,而后使用石膏对踝关节部位进行外固定,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通常在4—6周后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石膏固定物拆除.
         3、骨折愈合效果评定标准
         经治疗,患者无关节肿痛、畸形情况,X线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日常行走不受影响,则为优;X线复査显示骨折愈合尚可,踝关节基本恢复,背伸角度在5—10°之间,跖屈角度在30—40°之间,则为良;踝关节背伸角度在0—5°之间,跖屈角度在20—30°之间,患者长时间行走,会出现肿痛感,则为可;媒关节背伸角度为0°,妬屈角度小于20°,存在一定程度的踝关节肿痛,日常活动及行走较受影响,则为差。骨折愈合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4、评价指标
         统计并都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等)、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5、统计方法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x±S)表示,比较结果行*检验;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1、两组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6.43%、75.00%,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统计学检雛果赫,比统义(P<〇.〇5),见图2。
        
         三、讨论
         踩关节是由踝穴、距骨以及周围軔带所构成,具有较大的负重能力,健康人的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可达体重的2—5倍。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多发生于踝关节跖屈时,此时踝关节的踝穴和距骨体间隙较大,稳定性差,更易发生扭伤或骨折,影响其关节功能及曰常生活。对于外伤性媒关节骨折的治疗,其重点是要吻合踝穴和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恢复期正常的生理斜度,以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为探寻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该院对近两年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牵引法与内固定手术疗法,前者操作简单,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较小,但对于病情严重者的骨折愈合效果不够理想,还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内固定手术疗法可以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处理,将骨折碎片清除后再进行复位、固定,虽然操作复杂、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但该疗法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骨折愈合环境,大大降低肌肉萎缩、关节炎以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w。术后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可促使蝶关节功能恢复。该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p<0.05);这足以体现内固定手术在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综上所述,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还可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J].温晋华.黑龙江医药.2016(05)
         [2]BTEPrimusRS训练联合Maitland手法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J].董新春,何星飞,梁成盼,张秀花.实用医学杂志.2016(07)
         [3]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叶钝,周淑英.中国实用医药.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