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7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将采集的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随机分为两份,选取其中一份标本进行培养法检验,A组患者的另一份标本进行干化学酶法检验,B组患者的另一份标本进行镜检法,两组患者都以培养法作为检验结果的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阳性率、符合率及菌丝检出数量。结果:A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和干化学酶法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则高于干化学酶法(P<0.05)。B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和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则高于镜检法(P<0.05)。A组患者干化学酶法的阳性检出率、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与B组患者镜检法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验中效率和准确率有所差异,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验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妇科;炎症;应用效果
妇科炎症感染是临床较为高发的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增多、痛经、月经周期异常及阴道分泌物异味等,上述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孕,而导致妇科炎症感染的主因是阴道内致病微生物数量增多,通过检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对症用药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将几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7例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前2d内未有性生活,入院表现为阴部瘙痒、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异味等症状,本次入院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抗生素,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7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1例,平均年龄(41.5±2.2)岁,未婚18例,已婚30例,丧偶2例,B组46例,平均年龄(40.7±2.6)岁,未婚16例,已婚29例,丧偶1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都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采集部位以阴道壁内三分之一处,分别进行不同微生物检验。两组患者采集的阴道分泌物样本都被随机分为两份,选取其中一份都进行培养法检验,A组患者另一份样本进行干化学酶法检验,B组患者另一份样本则进行镜检法检验,所有检验结果以培养法检验结果作为判定标准。培养法样本要即刻送检,常规培养基培养和接种后,将培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连续培养7d未见真菌即可判定为阴性,反之则判定为阳性[1]。干化学酶法检验的样本要经过稀释、释放提取、反应等一系列样本处理措施,样本反应完成后滴入终止液方可进行结果判定,样本反应终止后要在30-60秒之内进行结果判定,最终样本液显现黄色则为阳性,黄色较浅为弱阳性,其他判定为阴性。镜检法样本要先期制作涂片,涂片样本要滴入KOH溶液对样本中的上皮细胞进行溶解,确保被检微生物充分暴露,溶解完成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判定为阴性[2]。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x2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A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84.3%(43/51),干化学酶法阳性检出率为80.4%(41/51),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82.6%(38/46),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为86.9%(40/46),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干化学酶法阳性检出率为80.4%(41/51),B组患者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为86.9%(40/46),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比较 A组患者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高于干化学酶法(P<0.05),见表1。B组患者培养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高于镜检法(P<0.05),见表2。A组患者干化学酶法的菌孢子、菌丝及假菌丝的检出率与B组患者镜检法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png)
3 讨论
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凝集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等,上述检验方法各自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其中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较为准确,且在检验过程中可同步进行菌种检测和药敏实验,可为后续选择更具敏感性的抗菌药物奠定基础,但培养法的检验时间较长、费用更高,因此会耽误病情诊断和治疗,干化学酶法和镜检法相对操作简单、费用低、耗时短,但干化学酶法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不熟练的操作人员会带来较大操作误差,因此临床检验中受到的不可控干扰因素较多,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镜检法则对样本的洁度要求较高,加上样本采用KOH溶解时会存在杂质和上皮细胞溶解不充分的情况,导致样本中的微生物无法充分暴露,进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3]。综上所述,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检验中效率和准确率有所差异,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何琳.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4):.85-85.
[2]赵大龙.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5(14): 2055-2056.
[3]贺映富.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