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云和县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 3236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我国带来了经济转型发展契机,市场主导电力企业运行模式与电力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能够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以此处理电力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探讨分析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的有效措施,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优质服务;客户感知度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通过电力营销业务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有效融合“互联网+”和电力营销模块,能够对服务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满足电力客户服务需求。“互联网+电力营销”已经成为供电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能够将多元化、智能化与个性化理念应用到电力营销服务中,转变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实力。
1、电力营销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基于市场分析预测,缺乏完善的网络组织体系
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分析预测期间,还是以客户用电能力为关键内容,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电力企业市场分析与预测偏离重点,影响影响了网络组织体系的建立。由于电力企业所应用的网络营销方式与营销策略比较落后,导致整个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低下,进一步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
1.2基层服务人员水平不足
在电力企业基层营销系统建设力度不断扩大,相应提升了企业内部硬件升级与更显速度。然而由于企业不注重基层服务人员,从而导致电力企业缺乏电力营销人才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力企业多数基层服务人员,仅仅可以掌握基础的电力营销系统操作方法,在营销水平方面与标准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
2、“互联网+电力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电力营销”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具备智慧性的服务体系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营销能力。互联网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比较多,且传播范围广泛,具备实效性和可靠性,运行成本低下,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营销模块中。在电力服务期间,互联网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模式。由于用户市场逐渐体现出个性化特点,通过建立智慧性是服务体系,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发展。通过体系建设,能够转变电力用户的被动地位,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电力营销活动中,也逐渐形成了互动化、个性化与智能化的营销模式。电力企业必须组织与各用户的沟通交流,以此满足电力用户的各项需求,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电力用户的市场竞争实力。
3、“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模式与策略分析
3.1基于客户画像,实行电力精准营销
电力企业需要合理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挖掘技术,为不同电力客户完成画像。通过贴标签形式,建立多视角、多层次的客户全景画像。对于不同的客户来说,由于其具备不同的特点,所以需要图形推行人性化与个性化服务。通过差别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升用户的服务感知度。比如电气企业人员在电力计量、缴纳电费以及服务咨询等方面,能够针对客户的实际特征,给予相应的服务模式。对于年轻化电力客户来说,可以推荐应用移动缴费方式;对于中老年电力用户,则可以采用上门服务模式。对于电力用户的消费能力来说,应当按照其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智能家居方案和电力套餐,从根本上提升电力服务水平和能力。
3.2实行远程预付电费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通过建立远程付费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完成远程充值、远程抄表以及远程缴费等。借助于银电联网方式,能够随时进行缴费,以此促进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通过远程电费缴纳管理系统,能够在线监测用户电表运转情况,避免出现漏电和偷电等不良行为。
通过该管理系统,还能够自动化控制电力负荷,避免由于高负荷状态,导致电表损坏。
3.3开展多元化服务渠道,转型和升级服务业务
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电力营销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影响。通过“互联网+电力营销”,能够对服务渠道进行拓宽和延伸,以此促进服务业务的转型升级。电力企业建立智能化与便捷化的服务渠道,能够转变和优化传统的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客户端,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有效合成网络运营商和实体运营商,注重开发互联网客户端,建立和完善电子服务渠道。此外,还应当全面发挥出电子服务渠道的各项优势,通过建立新型电子服务类型,能够促进供电企业各项业务的转型与升级,还能够为电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3.4小区负荷预测与需求侧的对应
供电企业需要注重与外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且积极与商场与电商等企业进行合作,这样能够获得到大功率用户数据,从而建立电器销售数据的小区负荷预测模型,能够有效促进后续电网改造工作的发展。电力企业能够引导超负荷用户对电器使用数量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获得需求侧的对应。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时段内,电力企业能够通过自动定位等方式,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5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
将电气企业的实体服务、虚拟营业、营销系统以及银行客户联合在一起,能够为用户提供电力服务。通过现有互联网接口和网络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多角度和多层次的电子服务。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提升电力营销服务的效率,还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影响。
3.6基于市场定位,推行精准营销服务
对电力企业营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就是细分和定位市场。由于电力用户存在差异化需求,所以需要准确划分市场,定位目标消费者,这样能够实现品牌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在大数据时代下,利用信息技术精确分析和衡量精准营销消费行为和选择,建立数据体系,之后利用数据分析优选电力用户,确定目标市场,并且利用市场测试对定位精准性进行验证。提供个性化产品,例如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异步电动机等,针对电力用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与产品。定制营销对于标准化程度要求比较低,再加上电力用户需求复杂,此时就需要选择可以实现差异化和规模化的电力用户需求。精准营销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细分市场,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能够设计生产个性化服务与产品,满足精准沟通与定位需求,以此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电力营销”在电力企业业务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感知度,必须从基于客户画像,实行电力精准营销;实行远程预付电费管理系统;开展多元化服务渠道,转型和升级服务业务;小区负荷预测与需求侧的对应;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市场定位,推行精准营销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精准营销与智能化、个性化营销。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效率,还能够不断加强营销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德智,肖朝晖.国网湖南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推动智能电气量测技术创新发展[J].大众用电,2019,34(06):2-3.
[2]狄莎莎.浅析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环境下电力营销的创新的重要性[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20(05):62.
[3]梁林森.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力营销电子渠道一体化运营体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26(04):27-28.
[4]左威.面向“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架构[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124-125.
[5]江昼,刘兴法,刘亚南.安徽电网“互联网+”与社会责任沟通的融合与实践探讨[J].管理观察,2018,38(12):1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