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水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76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规模日益壮大。混凝土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由于现代建筑功能多样,施工程序复杂,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以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混凝土结构的内涵、特点、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因素及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进一步向规模大型化、造型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设项目当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在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均应严格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系列环节均应精益求精,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的概述
1.混凝土结构的内涵
混凝土结构常见于当今建筑,是建筑主要结构之一,常用水泥、砂石以及水作为主要材料,与其他辅料制成的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工程结构,主要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几种类型。
2.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强大的可塑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模板塑造出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的样式;其二,夯实的坚固性。混凝土结构在塑造过程中经过多次振捣与夯实,而且其内部置有钢筋等其他材料,不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具又良好的抗震、抗爆性能。其三,材料普遍性。考虑到混凝土的结构构成,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采集,而且相对而言容易运输。
3.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工程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建筑工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好坏更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需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快速而又准确地寻找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功臣施工中,常见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混凝土结构原料与配置方法不够完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配置的材料,以及配置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混凝土结构所需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但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减小施工开支就选用相对较为便宜的材料,往往这些材料不能满足配置混凝土结构原料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第二,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这样就导致很多工人在搭建混凝土模板时无法做到规范性操作。而且,在实际施工现场,也有许多建筑企业为了缩短工期,随意更改混凝土施工规范,缩短施工时间,这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影响,并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浇筑养护措施不够完善。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尽快完成施工,盲目的加快施工进度,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时,不能对混凝土充分的振捣与夯实。而且,完成振捣后的混凝土结构也未能得到科学的养护,这就对混凝土的终凝强度有很大影响,在使用过程中,甚至会出现裂缝现象。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1.混凝土浇筑技术
第一,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前,要求技术人员联合质检员与施工人员来实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掌握浇筑混凝土的流程、方式、线路、振捣点布设与部分特色位置的浇筑方法,同时明确其相应的质量要求。第二,在每次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都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调试振捣以及地泵等机械设备,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使得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技术人员联合电气、空调、消防、水等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开展会审工作,并对现场进行查对与验收后经过各专业负责人在混凝土浇筑通知单上签字确认后才能开展浇筑作业。第四,在对竖向构件混凝土,如墙、柱进行浇筑前,需要全面清洁施工缝,对于新旧混凝土接槎处凿成毛面,同时进行砂浆配比,并控制其浇筑厚度在30-50mm范围内。第五,在对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禁止泵口出料对已经成型的钢筋进行直接冲击。第六,需要安全专门的工作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指挥与协调,严格控制各类标号的混凝土,不但要防止高标号混凝土中混入低标号混凝土,而且还要避免由于长时间浇筑高标号混凝土而导致冷缝的问题出现。第七,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求试验人员能够不定期、不定量的抽查罐车混凝土,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立即呈报给技术主管,对于与要求不相符的混凝土一律禁止入场。
2.混凝土捣实技术
混凝土捣实主要指的是让入模混凝土实现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外形无误,且具体强度与相应要求相符。当混凝土入模后要求马上进行均匀,全面的振捣,让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各个部位,并将气泡排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程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包括了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两方面内容。其中采取机械振捣法,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能够提高模板周转速度,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混凝土质量的提高。而人工振捣则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插钎或捣棍等方式来夯、插混凝土,让其成型。通常情况下该种振捣方式适用于塑性混凝土施工,同时工程量较少,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
3.混凝土拆模技术
混凝土拆模施工看似很简单,但具体操作时务必要遵循特定的拆卸流程。如若随意拆除混凝土模板则极易会影响到整天工程质量与安全。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对于部分模板没有起到承重作用的,且其抗压强度充足的情况下可先对其实施拆除,对于一些承重模板则可安排在后期拆除,如此一来便能够保证在拆模时不会破坏到建筑的棱角与表面,确保整天工程质量达标。此外,拆模完毕后需要立即将模板运出施工现场,防止下一步施工受到影响。
4.混凝土养护技术
首先,在混凝土硬化早期便需实施养护作业以保证混凝土水分充足,防止裂缝出现,使得混凝土的外观与耐久性下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包括了早期养护与温差控制两方面内容。其中温差控制主要是结构具体截面构件与建筑使用性能来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表面覆盖、冷却循环水管或蓄水养护等措施,尽量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距减小。而早期养护主要指的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混凝土外侧模拆除,并实施早期养护,也就是全湿养护,防止混凝土受到日晒、风吹以及日夜温差所影响,通常养护时间在14d以上。48h后将混凝土侧面拆除,以后需要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禁止采用草垫,避免混凝土被黄色污染,通常需要养护14d以上。此外,实施全湿养护后还需开展不少于3周的常规养护工作,以切实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以及耐久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质量直接关乎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旦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切合实际,把握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把握好材料及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从而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考文献:
[1]严峻.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138-139.
[2]张涛.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63-64.
[3]周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4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