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加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3115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无论从规模还是市场都在大幅增加。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性质复杂,所以城市建筑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地基基础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格外重视。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建筑工程中地址岩土勘探和地基处理的内容和要求,提出现存问题,并对其可能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地基处理
引言
目前城市发展迅速,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建筑规模日益增大,高层建筑比例增多的特点。与此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建筑质量,事关安全,尤为重要。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部分,是一种隐蔽工程,建成之后不可修补,所以对前期勘探和处理提出了要求。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也对建筑质量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对岩土地质的勘探程度,使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地基建设质量,保证建筑安全。
1城市建筑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
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是对地形与坐标进行确定。不同建筑具备不同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基础、尺寸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要求[1]。还应深入分析地质环境的不良原因、发展趋势、类型,并积极改进勘探技术的参数,调查清楚建筑物范围内的岩层结构、形式和厚度,做好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工作,计算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并测试城市建筑的地震防护能力,将建筑物的土地类型和场地种类进行规划,做好抗震工作。还应注意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工作,注重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调查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并对地下土层的腐蚀程度进行判断,采取积极的解决方法,避免对工程建筑造成威胁。
2城市建筑中地质岩土勘探及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地质自身问题
地形地质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种类众多,无法形成统一性的勘探方法流程。其次,具体岩土的物理性质复杂多样,存在埋藏深度较深、性质复杂难以分析、取样困难等实际问题。
2.2监督体制不完善
地址岩土勘探主要是为了收集现场状况,补充建筑设计所必须的数据资料。但目前建筑行业内普遍存在节省成本、提高利润的风气,对地质勘探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导致岩土地址勘探工作被忽视,数据收集不齐全。轻则导致建筑设计进度缓慢,设计图反复修改,地基处理多次进行;重则导致违规操作,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降低建筑使用寿命。
2.3缺乏勘查技术和地基处理
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缺乏完善的勘察技术,对勘察工作未引起重视,未培养较为专业的勘察技术人员,导致岩土勘察工作难以有效进行。而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岩土勘察人员缺乏专业的勘察技术,其实际操作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过低,并且岩土勘察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无法完成岩土勘察工作。施工图纸作为地基处理的重要依据,关系着地基的稳固性,而由于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性较差,缺少专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建筑工人未完全正确领会施工图纸的真正含义,造成盲目施工的现象出现,使其与图纸未完全吻合,无法达到建筑工程预期的施工效果,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
3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策略
3.1应用地基处理先进技术
目前针对岩土勘探发展出了许多新技术,比如基于弹性波、电磁波的探测器,正逐步运用于实际勘探工作中。针对施工技术而言,主要包括换土垫层法、砂石桩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法等。换土垫层法主要适用于软基处理,其原理是利用碎石、填土等替换掉稳定性较差的软土、不良土,提高地基稳定性。换土垫层法可以很好地改善地基的湿陷性、冻胀性、提高地基载荷力,减少建筑沉降现象。
砂石桩法主要适用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其原理是利用砂石代替不良土,但与换土垫层法不同的是,砂石填埋深度更深,稳定性更好,以应对更大的载荷。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强夯法是最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重量极大的物体对地基进行循环多次打击,提高平整性和稳固度。水泥搅拌桩用于软基加固,其原理是利用化学试剂将土壤粘结在一起,使其稳固性提升,改善土壤承载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地基强度以及抵抗形变、沉降的能力。
3.2对地下水的状况和地震效应加强勘察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地下水的状况和地震效应加强勘察,在对地基进行降水设计时,应进行地下水的分析和勘察,寻找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并及时对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深度和变化规律进行查明,分析其能否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对金属材料是否形成腐蚀性。地下水位的变化将会影响工程建筑的整体结构与建筑地基,应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建筑工程进行地震效应的防护设置,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施工人员应预先划分施工地点的土质类型与场地类别,并对地基的抗震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3建立配套体制制度
监督管理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地质勘察制度,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城市建筑地基质量。同时,地质勘探数据应集中处理,建立信息系统,完善某地区地质勘察数据库。信息库的建设可以减少企业勘探成本,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建设效率。
3.4提高换填垫层和砂石桩的地基处理技术
在加强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过程中,应提高换填垫层和砂石桩的地基处理技术,由于我国软土较多,其强度未能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所以,应用符合工程建筑材料要求的土质,对软土进行替换,保证此种材料具备压缩性低和强度高的特点。应用换填垫层技术时,应将软土进行挖出运走,再填入适合建筑工程的土质,在进行夯实处理后,保证地基的强度,防止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而运用砂石桩技术时,应先对土质进行勘察,保证地基工程基础施工的可行性,砂石桩和地基的土质进行复合,应在软土和黏土的地基上进行换填工作,增强其承载力。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增强对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的准备工作、对地下水的状况和地震效应加强勘察、提高换填垫层和砂石桩的地基优化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对工程建筑的效果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研究,进而提高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柏会.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的施工技术探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0(14):77.
[2]冯洋,张海军,赵琳如,等.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2-23.
[3]暴学霞.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13):35-36.
[4]鲍大伟.城市建筑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190–191.
[5]袁佑明.探究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62–63.
[6]刘德任.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6(23):211.
[7]赵远方.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