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赵寅男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赵寅男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铁路运输改革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
        天津南环铁路有限公司机务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铁路运输改革更是进行的如火如荼。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责任重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铁路运输系统必须充分认清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管理的源头出发,通过认真研讨、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更新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工作质量。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维持整个铁路交通线正常运转的基础工作,铁路运输线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生命线,决定着民众出行以及物资运输能否安全完成。而铁路安全管理则等同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担负着防范风险的重要责任。但是就当前的管理概况来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当前依然存在漏洞,因此需要针对当前问题以及优化策略展开分析,望提升管理质量。
        1铁路运输概述
        铁路运输本身运送量很大、速度较快、成本投入较其他交通方式来说较低,而且和汽运和空运最大的区别就是,火车受到的气候影响来说相对较小。因此,铁路运输本身是我国主流的运输方式之一,比较适合运输。铁路运输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较为短暂,但却是我国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自旧中国时期的铁路运输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比如说布局、质量、运输技术、铁路数量等相应的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我国当代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其铁路运输是货物运输的主要动力。但是,正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货物变多,从而使得铁路运输安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此,就需要其实际的铁路运输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并相应的实施一些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和提升的措施。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两种陆路运输当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其铁路列车可以承载很多种类型的商品,而且本身的承载量极大,因此,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就以我国当下所运行的铁路运输来说,其具有速度快、运输性能强、成本低、耗能低、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占地面积较小、不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有着相当的连续性。但同时,其铁路运输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其列车运输的初期投入较大、铺设铁路的周期长、列车机动性不足等。对于我国当下的铁路运输来说,主要依据其实际的运输货物种类来进行相关的分类工作,比如说零担、整车、集装箱等,分别作用于小批量货物、大宗货物、精密贵重货物等。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一般遵循着一定的路线,因此,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习惯,缺少了敏锐的感官,久而久之,铁路运输人员对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不再重视,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再敏感,丧失了提前感知危险的能力,导致铁路运输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视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思想上的不重视,行动上的不规范,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安全性。另外,运输系统外人员的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淡薄,在乘坐或运输货物时不注意安全问题,也为铁路运输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2.2安全管理标准低,缺乏有效控制手段。铁路运输现行规章中的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性,运输职工在具体操作时往往凭借经验,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例如,有些运输部门没有根据本单位经常运输的散堆装货物的特点制定装载货物作业标准、本单位没有轨道衡或工作车电子称,货场作业装车人员在进行散堆装货物装车作业时完全凭借自身经验或责任感,致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轨道衡检衡发现超载,货物被途中卸载,影响了运输效率、质量和安全,甚至产生运输纠纷。


        3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3.1优化铁路内部管理机制。即便是完善的铁路系统,也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才能够体现出管理优势,做好管理工作。即是说要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必须要首先着手优化铁路内部的管理机制。从列车检票方式优化、进站安检手段革新到行驶过程中的治安管理、紧急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优化等等,都要得到贯彻落实,以确保铁路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跟上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步调,满足每个时期的管理需求。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安全要求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条文,围绕铁路运输安全的中心,落实制度和责任。针对铁路运行方面,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应用科学的铁路技术装备,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现有的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以科技硬件取代繁琐的人工监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运输效率,还可以避免出现人为操作问题。通过构建安全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安全系数,保障整体货物运输安全。
        3.2完善铁路安全法规。法规是做出管理决策及落实管理工作的依据,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相关法规发条的完善,有利于开展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决策有依据,有出处。各地的铁路企业、各级政府、关行业与广大社会公众,都要在铁路安全法规当中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旦违背法规,无论身处哪个层次,都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目前已经有诸多国家针对铁路安全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铁路安全法等等。而我国的铁路法规如果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应当一定程度借鉴国内的法规,并且以国内的铁路管理需求为基础去调整法规,以达成管理目标。要将安全你管理列为核心内容,达成针对性落实安全管理的目标。
        3.3提高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质量。为了提高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质量,需要提高铁路运输人员的维修水平。除此之外,要定期对铁路运输设备进行检修,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除了铁路运输内部设备外,对于铁路运输外部设备,例如铁路线路、铁路路桥衔接部分、铁路岔路等也要认真进行检修,对于出现故障部位要及时维修,以保证铁路运输行车过程中的稳定性。
        3.4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监管力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性。在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管上,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首先,针对不同线路的列车要制定好具体的列车时刻表,加强各列车之间实时信息的传递;其次,对于同一线路的列车,要将各列车的行车信息、列车人员信息等各项信息传递给监管人员,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列车之间的调度,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最后,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技术、安全制度、安全方面的监管要加大力度,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岗位的分配要清晰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充分发挥安全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管工作,确保铁路运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结束语
        铁路运输组织改革是铁路走向市场,实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重大举措,也是方便客户、服务于民的必经之路。随着铁路运输改革的不断深入,运输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铁路运输部门只有把握安全规律,运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提升运输服务应对运输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运输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兴坤.刍议如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244.
        [2]马祥波.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8):102-103.
        [3]宋洪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209.
        [4]臧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21):159.
        [5]周进.铁路运输事故致因及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