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宋云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宋云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
        渭南沙王渭河大桥养护管理站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也是铺筑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沥青材料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整体建设水平,为了能够保障道路平整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则需要在施工阶段当中,加强对于沥青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以提高工程实际效益。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引言: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界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对于道路工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近些年来,在高负荷的承载压力之下,公路沥青路面裂隙、泛油、车辙、骨料松散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造成后期养护和维修成本不断升高,究其成因,虽然设计不合理与自然因素干扰占据一定比重,但施工质量不达标准却依然是其主要原因,对此则需要加强管理与控制力度。
        一、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是人民出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各个地区和城市之间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重要渠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交通网络建设日益完善,社会各界在获得了良好的出行与运输环境后,对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由于道路交通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难免会受到外界气候因素变化而出现侵蚀和磨损等问题,加之公众出行量逐渐增加对路面产生的大量压力与损耗,都会影响路面的平整程度以及安全性,一旦由于路面存在隐患风险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不仅会导致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加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加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改善交通环境。其次,现代道路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建设完毕后难以进行调整,所以后期使用过程中务必需要进行长期的养护工作与维修工作,才能确保道路运行的稳定性,而如果能够在施工环节,通过加强管理工作力度与深入程度,则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路面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减少维修工作压力,降低养护成本,并避免由于道路维修所影响的居民出行。此外,交通运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改善我国本土交通状况,则有助于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进而为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实力提供助力。
        二、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为了能够在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当中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必须充分了解和认知沥青路面的施工特质与技术工艺,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实现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提高。
        (一)混合材料的配合比
        在道路工程的建设当中,通常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对沥青材料进行混合配比,以提高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沥青材料的混合工作开展前,通常需要对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准备周全,并制定混合配比的工作计划方案,要求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配比和操作,在混合搅拌过程中,应当把控搅拌的时间、温度、材料添加顺序,并确保搅拌工艺贴合沥青材料的实际特性,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时,需要实时调整冷料仓的转速,确保供料的均衡,以便于增强搅拌工作效率。
        (二)摊铺沥青路面
        在沥青材料混合配比完毕后,则应当在施工位置予以摊铺,并确保摊铺效果均匀平整,以提高路面建设水平。通常而言,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应当坚持缓慢、连续且均匀的工作原则,把控摊铺速度,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场指导,以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和应对突发事故,在摊铺工作完毕后,还应当对摊铺质量进行反复检查,包括路面当中是否存在不均匀和坑槽的问题,一旦发现则应当立刻进行返工处理。


        (三)碾压沥青路面
        碾压沥青路面能够对摊铺后的沥青进行夯实,以便于提高沥青的稳定性,在当前道路工程施工当中,碾压沥青路面通常需要借助压路机而实施。碾压沥青路面的工程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其中初压工序一般与摊铺工作同步进行,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所采用的方式主要以静压后振压为主,而复压则是选择两台同型号的压路机实现三次振压,然后再选择吨数较大的压路机进行三次柔压,终压则是对沥青路面最后的巩固阶段,通常选择一台轻型压路机进行一次或两次的静压。
        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一)加强材料管理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既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又是工程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材料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工作力度,确保工程顺利开展。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与采购阶段,工作人员必须对工程具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工作,选择产品质量较高且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材料运输到达现场后,与合同之间所签订的内容进行比对,确保材料的数量与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入库进行保管。在施工材料的保管阶段,由于施工材料复杂多样,包括沥青、矿粉、石屑以及集料等材料存在差异性,所以管理人员必须结合材料本身的特质进行温度与湿度等方面的把控,防止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对材料质量造成的影响,避免资源浪费情况发生。
        (二)加强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沥青路面进行施工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质量,有助于加强施工效率与质量。首先,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机械设备应当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在设备到达现场后,同样做好全面检查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其次,在具体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避免大型设备之间互相存在冲突和碰撞,改善施工环境,营造和谐有序的施工秩序。对于阶段性工程期间,管理人员还应当对设备及时进行清洁处理和养护工作,通过排查设备隐患,规避设备停运风险,一旦发现设备当中存在老化和磨损的零部件,则应当立刻进行更换。
        (三)加强施工管理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首先应当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施工团队的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细节管理,从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因素入手,全面提高施工水平。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包括对于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及建立奖惩机制,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当积极贯彻落实管理制度,对施工操作进行有效规范。安全生产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的首要原则,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宣传教育,为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并结合工程重点区域的划分,预先制定应急预案,部署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有关成本的管控,管理人员应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入手。
        (四)施工人员管理
        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具有指导作用,在沥青路面的施工期间,则应当对施工人员的从业资质和专业能力进行核查,并做好监督工作。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管理人员应当采取硬性约束与柔性管理共重的方式,并加强细节把控力度,注重对于沥青材料混合配比期间的要求和监督,提高施工人员工作质量,确保沥青材料配比精确无误,对于搅拌设备的使用规范标准。此外,由于沥青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施工期间环境与安全管理。
        结语: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使用过程中路面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力度,改善施工水平,为社会各界营造更加稳定可靠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武.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 价值工程,2017(21).
        [2]魏代银.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 江西建材,2015,000(017):151-151,155.
        [3]龚乐乐.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