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园艺植物栽培中土肥水管理建设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韩恩宽
[导读] 摘要:土壤、肥料、水分的管理是园艺植物栽培各项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园林区域内植物的生长状态。
        黄庄镇人民政府  天津  301800
        摘要:土壤、肥料、水分的管理是园艺植物栽培各项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园林区域内植物的生长状态。基于此,围绕园艺植物的栽培过程,从土壤管理、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3个方面为优化园林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土肥水管理
        在园艺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植被苗株的质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土壤性质、水分供给量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园艺建设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植被栽培是园林区域内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确保植被栽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有助于提高园艺建设的整体质量。
        1园艺植物栽培中土肥水管理的意义
        土壤是植物根系生长、吸取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场所,土壤的酸碱性、养分含量、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肥料和水分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园艺管理员依据对园林区域内部各种植被生长习性的了解,在植被栽培过程中,应适时采取松土、添加肥料、浇水等措施,为栽培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肥料和水分,对园林区域内植被进行土肥水管理,依据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为其提供适合的土壤、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使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能够为附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2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壤管理
        2.1土壤耕作管理
        园艺施工单位依据园艺建设设计,合理购买园艺建设所需的植被苗株,依据植被苗株对土壤性质、栽培方法的要求,结合对园艺区域内部土壤性质的了解,合理制定园艺区域内部植被的土壤耕作方式,为植物提供最优的根系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园艺项目建设的质量。在植物栽培前,栽培技术人员应进行除草活动,对园艺区域内的杂草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松土,确保土壤具备较高的渗透性,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能够很好地延伸,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养分,从而能够健康生长。
        2.2土壤改良管理
        在园艺植被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中,土壤的酸碱性、含盐量、微量元素含量对植物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受气候环境、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的含盐量会逐渐增,致使植物根系很难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分,出现植物生理干旱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内植物的生长健康状态。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对土壤酸碱性、含盐量进行测量,若是土壤显示为酸性,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石灰,并进行充分的搅拌,调节园艺区域内部土壤的酸碱度,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若是检测出土壤含盐量过高,技术人员可以选用先进的土壤改良剂,添加进土壤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其持水性。经充分浇灌后,用先进的仪器测量土壤的蒸发量,评估土壤改良的效果,当效果符合预期时,可以开展下一步的植物栽培工作。
        3园艺植物栽培中的肥料管理
        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养分需求,为了提高园艺建设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栽培植物的各项具体情况,分析植物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营养成分,依据对当地市场环境的了解,提前购买性价比较高的植物生长所需肥料,并合理制定施肥方式。
        3.1栽培前施肥管理
        园艺建设单位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植被栽培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壤测量、植物栽培工作时,将植物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账号登录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并科学制定植物栽培方式和土肥水管理方式,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植物栽培之前,栽培技术人员应采用先进的仪器测量土壤中含有的各项微量元素及其所占比例,通过电脑将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与植物苗株生长所需营养成分进行对比,测算土壤缺失营养成分,合理制定植物栽培前土壤施肥方案,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工作人员在植物栽培前进行施肥时,可以依据肥料的性质,采取恰当的施肥方式。如果土壤含水量较高,则应在松土工作时,将肥料添加进土壤中并进行充分搅拌,几天后等肥料中的营养融合进土壤中,就可以进行植物栽培工作。技术人员在进行土壤灌溉时,可以将肥料添加进水中,当肥料颗粒经搅拌完全融化后再进行浇灌,这样的施肥方式能够加快土壤吸收养分,提高植物栽培的效率。
        3.2栽培后施肥管理
        在植物栽培后,园艺管理员应依据对植物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营养成分的了解,结合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适当进行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使得园艺区域内的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园艺整体的美观度得到提高。在春季园艺植被苗株栽培之后,苗株由于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技术人员应在苗株的初步生长阶段加大施肥量并增加施肥次数;在冬季时,植物开始进入休眠期,生长变得缓慢,所需养料减少,在这个时期技术人员应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科学化的施肥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还能降低园艺建设单位对植物施肥的资金投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管理员应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当出现植物枯萎、个体生长缓慢时,应深入分析造成植物生长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多方可行措施,适当补充植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以改善植物生长现状。
        4园艺植物栽培中的水分管理
        4.1给水管理
        在植物栽培的各项活动中,技术人员应依据对土壤含水量的掌握,结合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适当进行灌溉,确保土壤的含水量与植物苗株生长所需水分相符合,从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降低园艺单位在植被采买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同的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水分不同。在夏季时,受到气候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中水分蒸发量加大,大部分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增加,管理员应加大浇灌水量及浇灌次数,预防因缺水而导致的植物萎蔫等问题,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在冬季时,植物生长变得缓慢,管理员可以降低浇灌水量以及浇灌次数,只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水分即可;此外,还要做好保温工作,确保植物能够安全渡过寒冷的冬季,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4.2排水管理
        在植物栽培之前,施工单位应依据对园艺建设区域内部地形环境的掌握,结合对植物生长习性、当地降水量、地下排水管道等各项具体情况的了解,采取恰当的排水方式,并制定排水系统建设方案。最简单的方式是明排,施工人员在园艺建设区域的边缘挖掘排水沟。当降水量较大时,地表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沟进行排水,避免土壤含水量过高给植物生长带来不良影响。但是这种排水方式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城市园艺建设。因此,施工单位可以采取暗排的方式,在地表以下铺设排水管道,当降水量过大时,地表水可以通过暗排的方式进入排水管道。这种排水方式简单快捷,占地面积较少,但是建设成本较高,且容易发生管道堵塞等问题。
        5结语
        为了提高园艺栽培植物土肥水管理的质量,需要园艺建设单位、栽培技术人员、植物管理员的共同努力。建设单位要合理制定土肥水管理方案,并且将方案落实到实际施工单位;栽培技术人员要按照单位制定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土壤施肥、除草和浇灌等工作;植物管理员依据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掌握,合理施肥和浇灌,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为附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景艳.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模式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103.
        [2]孙亚楠,刘冠楠.园艺植物栽培中土肥水管理模式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27):54-55.
        [3]高雯雯,王玲萍,陈峰.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9(08):41
        [4]徐小迪.浅析园艺植物栽培中的土肥水管理[J].南方农机,2019,50(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