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蒋忠文
[导读] 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有着成本低、操作简单、噪音小等优点,致使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并且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钻孔灌注桩技术有着成本低、操作简单、噪音小等优点,致使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并且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总结概括,重点对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水利施工;优势;应用
        1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概述
        1.1钻孔灌注桩优点
        钻孔灌注桩作为新型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着较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1)钻孔灌注桩噪音相对较小,由于钻孔灌注桩主要在地下实施,钻孔孔洞产生之后会直接实施灌注混凝土。与其他桩实施锤击相比较而言,钻孔灌注桩有着此方面的优势。(2)桩基直径较大:钻孔孔洞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钻孔灌注桩的直径。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靠加大钻孔直径产生较大的桩基直径。对于预制桩的直径而言,一般主要由生产设备模型所决定,由此可见在搬运较大直径预制桩时,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3)较强适应性:灌注桩技术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不但在水中项目得到了应用,而且在陆地上也有很好的体现。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而言,钻孔灌注桩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小,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4)施工质量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桩基的承载力[1]。
        1.2 钻孔灌注桩技术原理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主要包括机械钻孔与人工钻孔两种形式开展相关施工作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进行水泥浆灌入钻孔时,相关作业人员要对降雨的输入量及深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施工中出现混凝土构造发生质量问题。此外,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根据施工需要,在灌入的混凝土中设置相应的隔离区,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灌注桩的影响,有助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2 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应用
        2.1钻孔准备
        在钻孔前需要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应提前判定桩的具体位置,当完成这一操作环节工作后,需要借助纵轴线在桩的基准点做好标识,而后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钻孔灌注桩具体位置进行探测,通过开展检测工作,有助于更好的对现场做到全面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判断出其是否符合施工标准,为工作台搭建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此外,还需要重点对施工区域排水系统分布、道路平坦程度等加强关注,避免这些问题控制不善,而对钻孔灌注桩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在临时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作业,应当提前确定好桥位线,保证钻孔施工位置的准确性,为后续相关作业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钻盘钻机作为常见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用最多的工具,在使用钻盘钻机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其钻头摆动幅度,避免出现大钻孔现象而影响着钻孔的质量[2]。
        2.2灌注水下混凝土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运送到现场后的混凝土进行严格检查,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者使用标准不相符,需要对此部分材料做好标识,将这部分混凝体材料退回供货商,如果将此部分材料用建设中,必将会影响着整体建设的质量。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要仔细检测混凝土面高度,之后把灌注的混凝土数量和得出的混凝土高为依据,进行计算,仔细检查钻孔桩,确认有无漏失层位、缩径及超径现象发生,另外,还要认真观察有无返水现象,正确分析和判断孔内的情况,杜绝出现施工事故。
        2.3 清孔
        清孔具体就指对钻孔清理,清孔主要在钻孔完成之后进行,当钻头位于距离孔底80-100mm时,孔壁较为稳定、坚实的基础上,实施初步的稀释泥浆工作。从泥浆的比重角度来讲,一般主要为1.05-1.08之间,使新泥浆循环作业,而且需要控制时间在40min-1h 之间。通过这段时间的循环作业,能够打碎孔底的岩石碎渣和泥块,使其浮出孔外。从清理角度来讲,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下笼安装导管后进行二次清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孔底往往会存在很多浮渣,一旦这些浮渣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影响着孔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基于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钻孔作业一次性成型,避免出塌孔、缩孔情况出现。
        2.4 灌注桩施工工艺
        在整个钻孔灌注桩作业中,灌注桩施工作为其关键部分,灌注桩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当钻孔、布线、埋管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应当及时开展埋桩及注浆工序。尤其在埋桩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桩的直径,要保证钻孔后孔径的大小。当埋桩作业结束之后,可利用注浆机进行急性注浆,当浆液注射到足够的高度后,则需要对孔口进行封堵。在当前这个环节需要螺栓完成,以此来保证浆液能够在自然状态中完全凝固。当完成灌注桩浇筑作业后,根据作业的基本要求,应当进行多次压水试验,以此来保证桩的整体强度,使其达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旦桩体成型后,则需要利用注浆管进行压水操作,在具体试验之前,应当彻底清除桩表面的杂质,保证桩表面的整体清洁性[3]。
        2.5 钢筋笼
        钢筋笼作为灌注桩作业中关键材料,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可见,必须强化对钢筋笼制作管理,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合格钢筋笼的钢筋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往往都需要错开进行焊接。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对钢筋笼进行严格检查,必须保证下放的钢筋笼达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在具体下放的过程中,需要对严格监察整个下放过程,必须保证钢筋笼垂直下放,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孔壁塌孔现象。当完成钢筋笼下放作业后,要保证钢筋笼上端与护筒焊接牢固,减少混凝土对顶部的托力。此外,还需要严格监察混凝土的塌落度,同时要将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要对孔内的导管与孔底的长度与距离进行监察,按照压力平衡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出混凝土的标准灌注量。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混凝土灌注作业还要积极补充后续的灌注混凝土,保证导管在浇捣过程中保持 2-6m 的深度。
        结语: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新型技术,成为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优势。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尤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为水利工程施工带来全新的理念。基于此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意识到灌注桩技术的重要性,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樊雪勇.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5(02):115+117.
        [2]刘丽红.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5(08):196.
        [3]罗杰华,宁健.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 [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7):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