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围堰技术的运用及施工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于霆 李福
[导读] 摘要: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施工技术,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主要用于防止水土进入建筑物修建区域,为农村河流污染特点工程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基础与相对干燥的施工环境,对水利工程施工具有积极意义。
        淄博齐龙水利建筑安装公司  山东淄博  255318
        摘要: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施工技术,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主要用于防止水土进入建筑物修建区域,为农村河流污染特点工程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基础与相对干燥的施工环境,对水利工程施工具有积极意义。水利工程施工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必须加大对围堰工程施工的重点质量控制。因此,本文对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各项技术施工要点。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施工要点
        一、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
        1.围堰设置
        围堰结构作为一种临时性围护结构,发挥着支撑基坑、防水、围水等重要作用,是保护施工场地干燥属性的关键。因此,在围堰设置环节中,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综合分析各项施工因素,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并采取各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围堰技术的应用效能,并为围堰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围岩设置前,要组织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全面掌握水利工程施工场地情况,如周边河流水域的流速、水流量、最高水位及水深等数据。根据勘察报告,了解水利工程特点,选择恰当的围堰结构,合理设定材料性能标准、围堰结构高度等参数。例如,在周边水流较为湍急、流速较大时,应优先选择混凝土围堰,这类围堰结构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与防渗透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工期较长时,为延长围堰结构使用寿命,可选择设置过水土石围堰,并于堰脚处进行加固处理。而在基坑土质为黏性土,且河流水深较浅、流速较低时,设置土围堰结构即可,在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围堰规划设计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规划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围堰位置选择。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选择适当的围堰施工位置。同时,为确保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时发现所存在质量隐患,在适当位置设置若干监测点,确保监测范围完全覆盖围堰施工区域;明确制定围堰施工流程,以及各项工环节的具体施工内容;对围堰施工量、施工进度与工期进行预测,确保围堰施工与水利施工同期开展;结合土质地段、地质地貌结构、水流流速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围堰结构与施工方法;合理设定各项施工指标与技术参数,如围堰结构高度、结构体积、围堰中心线长度等等。其中将围堰高度设定为,高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内最高临水面的0.5m左右即可。
        3.围堰维护保养
        在围堰施工、交付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外界因素干扰影响,有一定可能出现围堰结构质量问题,进而对水利工程施工活动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围堰技术运用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全面分析气候、环境等因素对围堰结构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性采取维护保养措施,从而延长围堰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安全开展水利施工活动。例如,建设风险评价模型,持续导入动态施工信息,以分析外界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所存在风险隐患,总结养护规律,优化围堰养护方案。
        二、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施工要点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在材料入场环节,管理人员应对各批次施工材料的数量、规格参数进行核对,审核质检报告等相关文件,并随机抽取少量材料作为样本,送至实验室开展各项性能试验。待试验结果与工程设计要求、相关施工规范相符合后,再将材料在指定位置进行分类堆置。同时,退回/更换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
        其次,对所配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检查,开展设备故障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所存在质量隐患,确保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状态下,充分满足围堰施工需求,不会频繁出现各类设备故障问题。同时,将机械设备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调试。
        最后,开展施工场地处理作业,及时清除施工场地内所分布各类杂物,在施工图纸上标记所分布各处障碍物,并在必要情况下开展施工路面平整作业,为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基础。


        2.保证围堰施工整体性
        围堰作为一种临时性挡水建筑物,要求其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抗冲击性、稳定性能,以及较高的强度,方可充分发挥挡水作用。因此,在围堰施工中,应重点检查围堰结构整体性是否得到保障,及时发现、标记并消除所存在结构缝隙,避免水体通过结构缝隙流向水利工程建筑物修建区域,在坑内积聚过量渗透水。
        3.把控结构走向及水流方向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围堰结构的主要施工目的是有效阻隔周边水流,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相对较为干燥,便于各项施工作业的开展。因此,在围堰设计阶段,企业与技术人员需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水流方向、水流速、流量、所附加冲击压力等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基于自然环境走势与水流方向,合理设定围堰结构的走向,避免围堰结构承受过大冲击压力而出现使用寿命缩短、结构坍塌等施工问题。根据围堰结构与水流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划分,可将围堰结构分为纵向围堰以及横向围堰。
        4.控制围堰接头严密性
        围堰施工应重点控制围堰结构接头处的严密性,确保岸坡以及围堰结构连接处较为稳固,以此避免围堰坍塌等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基于此,可从管理角度与技术角度同时着手。其中,从管理角度来看,技术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岸坡与围堰结构连接处开展安全检查,测试接头处稳固性能与严密性。在出现接头处性能大幅下降等问题时,应及时开展接头抢修作业。
        从技术角度来看,可选择搭建土石围堰结构,从而适当增加岸边深度、扩大连接面积、延长防渗漏线,在充分发挥围堰结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围堰接头结构渗漏、坍塌问题出现率。此外,在围堰接头处周边区域分布大量散碎岩石时,可选择将石头砌入围堰结构当中,既可以降低围堰施工成本,也可消除障碍物、增强围堰接头严密性。
        5.钢板定桩使用与粘土围堰填充要点
        钢板定桩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施工情况与周边环境,选择恰当的钢板安置手段。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最终选择将钢板在周边河流水域中进行放置,并于钢板中间区域进行加土处理,确保钢板桩具有良好稳固性,有效适应水流流速。在后续围堰结构拆卸环节,可将所安置钢板取出,进行重复使用。在粘土围堰填充施工环节,为确保围堰实际填充效果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合,可选择开展施工监测作业,持续监测粘土围堰填充施工情况,并适当对填充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做好填充材料选择环节,基于施工情况合理设定填充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做好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筛除与施工要求不符的材料;优先采用分层填充施工方式,并对各堤身填充层的厚度进行严格控制。
        6.基坑排水施工要点
        在围堰施工中,为发挥围堰结构的防渗、挡水功能,既要确保围堰结构的耐水流冲击性能与抗腐蚀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基坑排水施工方式,持续排出基坑内所汇集积水,将坑内积水、渗透水以及施工废水作为主要排水对象。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由于所修建围堰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渗透水量较小,企业采用内侧一次性排水施工方式,即可有效清除坑内积水,保证基坑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保持相对干燥状态。
        结语:综上所述,围堰技术作为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点,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掌握各项围堰技术施工要点,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在施工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技术经验,保证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为现代化水利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金华.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珠江水运,2017,0(24):95-96.
        [2]王国帅.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12):138-139.
        [3]龚伟宏.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201-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