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陈旭梅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旭梅
[导读] 摘要: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非常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近些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农村公路的建成,给农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泗水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非常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近些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农村公路的建成,给农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为了延长山区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必须要提高对其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要能够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案,降低路面病害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改善措施
        一、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阶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的断裂问题较为严重、路基下沉导致部分路段无法正常通行、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不够明确、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大部分的公路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除此之外,在部分地区,其公路建设资金是按照每户的人口数量进行筹集的,因此再想筹集资金用于日常的公路维护是非常困难的,资金上的匮乏也是导致农村公路无法正常开展的原因。
        1、公路未能形成网状体系。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规划不到位,加上资金的限制,大多数的公路只需要到村口,村子里面的交通环境没有改善,只要修建的是主干路,导致农村公路未能形成网状体系。部分行政村内修建水泥路,有些行政村却没有通上水泥路,而且存在着断头路的情况,导致村民对公路建设产生不满情绪,影响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给村民的出行带来障碍,不利于行政村的发展。
        2、配套设施少。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设施少,认为修好路就好,农民也不会看交通标志,公路上基本不会设置指示牌和交通安全标志,不熟悉当地路况的人在公路上通行容易走弯路,交通出行无规则,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农民没有形成交通规则意识,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山东丘陵地形比较复杂,平地少山地多,弯道和连续下坡路段多,缺少安全标示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农村公路建设不重视绿化,有些农村公路建设没有修建边沟,雨水如果不及时排掉,对公路的质量会造成影响。
        3、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公路法对各级道路的养护管理有明确规定,农村的公路养护是由乡镇政府负责的,但是由于缺乏专项资金,乡镇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公路养护部门,农村公路养护责任无法落实,公路养护无从谈起,出现小的质量问题无人管,公路在反复承受荷载力的过程中,质量缺陷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到了不得不养护时才有养护部门干涉,修复的难度会加大,需要投入的财力会增加,公路的生命周期也会缩短。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未能建立长效机制,通常是有上级部门来检查才会进行道路养护,未引入监督机制,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划分模糊,不能对相关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养护资金使用随意,浪费和挪用的问题比较普遍。
        4、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资金上的限制,使得建成的农村公路不管是在质量以及功能性上,都与城市地区的公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农村地区公路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整体的抗灾能力也比较薄弱,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公路险情有着非常高的发生概率,给公路安全以及行车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5、标识不全,秩序乱埋隐患。近年来,随着各级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村村通”公路已经基本实现,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些地方的乡村公路上,交通标识牌和安全提示类标识设置很少,与日益繁荣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不断增加的车流量形成反差。农村公路提示危险的标识不足,交通设施不完善,路面交通秩序混乱,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也给过路司机带来不少麻烦。比如,有的地方有急转弯,却没有急转弯警示标识和相应的安全设施。因此,为农村道路设置必要的交通标识刻不容缓。

所以,有关部门在为农民修路架桥的同时,要把农村地区交通标识标线设置、排查作为规范道路行车秩序、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规范设置农村公路交通标识标线,建立交通标识标线定期排查维护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农村群众在交通安全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要想开展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现有的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的责任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由于农村农路与城市公路不管是在日常使用还是维护保养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公路部门要能够结合农村公路的运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各个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各个路段的养护管理负责人也进行明确。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定期对养护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查,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并落实到位。
        2、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通道。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体一般来说是县级人民政府,政府本身就担负着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也需要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保证资金链的流畅,必须要能够发挥创新精神,对资金的来源渠道进行拓宽,对融资方式进行扩大,尽可能保证资金筹集方式的灵活多变。
        3、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3.1农村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道路。从现阶段的公路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建的公路数量非常多,建成的公路里程数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公路养护市场,因此在未来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市场,要能够建立一套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对现阶段运行的公路养护道班机制进行撤销,允许在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组建各种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团队,参与到实际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并且能够逐步形成发展规模。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非常的分散,这也是导致养护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实现规模化以及机械化是必要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养护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帮助传统的公路养护机构从生产型向着管理型的方向转变。
        3.2组建队伍,确保通畅。养护管理队伍对养护质量的提升,以及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今天,对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而言,其具有较长的工作周期,工作连续性也较强,所以对养护队伍的稳定性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满足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之外,事业心与工作责任心都是考核工作的重要标准。
        4、加大养护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不定时安排人员进村、进企、进校园开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爱路、护路、养路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良好氛围,使农村公路管养水平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地区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分析公路建设和养护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康.山区农村公路水泥路面损坏原因分析与处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44-146.
        [2]周蒙.粤北山区农村公路路面养护及工程经济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7.
        [3]李海利.山区农村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353-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