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000
摘要:微信和就业两个看似没有丝毫关联的名词,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可以实现互融。众所周知,微信是目前为止用户较多的社交平台之一,其具备信息传递快捷且便利的特点。而随着每年就业人数的激增,无形之中增加了信息录入的工作量,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且无法保证工作的高效性。既然微信可以用于信息网络的构建,而就业信息录入又面临困难,两者合理结合是否能解决当下面临的困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该想法,大胆地提出设计意见,并详细描述其实现的可行性。
关键词:基于微信;多功能就业新信息录入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对2020年高校就业人数做一个保守的预估,可能增加近六万人,达到840万人。这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一方面反映出人才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透露出就业信息录入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难题。以往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录入的工作都是交由人工进行的,但当今无论是就业人数还是就业信息录入流程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若不改变工作方式就很遇到非常多棘手的问题,另外考虑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增加人力资源是极其不明智的一种做法。可以在微信的基础之上设计一款科学又合理的多功能就业信息录入系统,辅助人力完成庞大就业信息的录入,既能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又能节省时间成本,提升工作的实操效率。
1 目前为止信息整理与收集的工作道路之中存在哪些绊脚石
1.1劳动力信息传递的过程相对复杂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材料的准备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所需要的提供的材料之多,材料重复提供等。毕业后,学生们需要自己进行就业信息的更新,更新的过程需要出示一些相关的材料,类似于就业协议书复印件、劳动合同书复印件等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是对就业信息真实性的一种检验,但的确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不便。除此之外,为了保险起见,不少高校辅导员负责帮助学生们完成这项工作,收集所管理的班级内所有就业学生的信息并进行保存和打印。这种方法相较于亲力亲为方便了许多,但是仍存在着隐患,比如在就业佐证文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出现遗漏和丢失的情况。毕竟其中存在许多学生的个人信息,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1.2人数的激增引发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
大多数高校本着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想法,采取辅导员辅助搜集材料并录入的形式。就业人数的激增是肉眼可见的,一个辅导员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也是非常之大的。在没有辅助系统的情况之下,辅导员一般选择亲自操作进行。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工作时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长,另外在信息录入是还存在不少特殊情况,要求辅导员解决后继续录入,这在无形之中也造成了时间成本的浪费。
1.3传统的就业信息系统功能受限程度较大
传统就业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具有滞后性,,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实际情况之中了。在普通高校中,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准备就业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对于就业了解度不够高,这非常影响他们的选择。这是辅导员就会在社交群里面大肆宣传,甚至鼓励学生进行私下里的问询。一些学生忙于自己的事情已经很少关注群中的消息,有些学生对辅导员的宣传的意见持怀疑态度,种种原因导致这种做法的效果极差。倘若乐意借助科技的力量对学生的就业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利用参数计算对每一位同学形成一份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意见报告,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
1.4劳动力就业数据利用率低下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普通高校还没有将劳动力就业数据的价值发挥至极致。其实劳动力数据中包含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不少高校只运用了冰山一角。普通高校就业方面需要做的首要工作一是整理学生的就业相关信息,二是搜集社会各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两项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指导的最佳方案。劳动力就业数据的产生实质上是为了服务于劳动力本身的,高校相关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尽可能的摄取其中的有效信息,把所得的数据应用于合适的位置,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保驾护航。就业信息的录入一方面是为毕业生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优质资源。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大,但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用人单位只能选择最合适的。这时就业信息就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能让他们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为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型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如何设计并实现以微信为基础的多功能就业信息录入系统
2.1在系统中融入大数据,解决工作效率问题
基于微信的多功能就业信息录入系统可以融入大数据元素,运用大数据对于信息的整合和处理功能,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另外,人工录入数据时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很可能影响学生的最佳就业选择,而大数据拥有极强的参数运算能力,可以极大降低出现偏差的可能,一面保证学生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一面保证用人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该系统是为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一定要试图改变人工录入放入弊端,顺应时代需要,提高录入的效率,力争做到就业人数不影响录入质量。
2.2设置智能化信息录入功能,简化工作步骤
智能化的信息录入的具体做法就是借助微信的便利性特征。微信之所以成为受人们欢迎的社交工具,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它对操作步骤的简化。以微信为基础的多功能就业信息录入系统在设计时可以运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模块,辅导员只需要简单的上传学生的基本信息,公众号或小程序中即可快速跳转至信息录入流程模块。而学生只需要花费五到十分钟时间,打开公众号或小程序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并提交就能完成,系统会随后自动生成标准代码。整个流程只需要在微信中进行几个简单的操作,既方便了学生操作,又减轻了毕业班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可谓两全其美。
2.3强化就业引导功能,为定向引导学生就业提供便利
系统中录入信息的小程序针对全部毕业生,每一个人都需要如实填写信息。系统的运营包括学生就业信息的录入和社会信息的整合。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定向的就业引导时,可以登录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就业匹配,智能化的推荐与辅导员自身经验相结合的建议,更具可靠性。强化的就业引导功能将会是系统的一大亮点,为学生科学就业,合理选择提供正确的方向。除此之外,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推荐的过程中参考大数据信息也是一种学习,使辅导员具备更前沿的思想,以及和社会接轨的能力。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为引导功能提供了更多便利,辅导员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给学生提供就业意见,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真实想法,追求得出最优解。
2.4增加人性化提示功能,规范辅导员的判断
就业的选择是极为复杂的,选只是一方面,适不适合还需要对就业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在公众号或小程序录入信息时,系统会出现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大致是一些你对现在工作的一种反馈。大数据会针对学生的填写情况,在后台统计出有更换工作意向的学生群体,并对辅导员进行人性化的弹窗提醒。辅导员可以在后台信息中看到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重新在系统内对该学生进行一次定位,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形成一份完整的意见报告,方便学生的抉择。人性化提示功能可以提示辅导员实时关注学生的就业现状,却是完成毕业班就业工作的安排。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微信与就业信息录入系统之间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功能性,另一方面减轻了该部分的工作压力。每年毕业季时,都会遇到同样的困难,何不借助微信的社交功能简化就业信息录入工作的繁琐流程。一个公众号或一个小程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高校完成学生就业信息的录入,真正做到“明德亲民”。
参考文献:
[1]李安冬,聶文龙.浅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40-241.
[2]张思怡.应用型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策略分析——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07):173-174.
[3]刘司先.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几点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