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永启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被提上了日程。
        安徽振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宁国  2423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被提上了日程。市政道路是城市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合理措施,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意义,并针对性提出构建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制度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加强现场管理等完善措施,希望能够对市政道路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研究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特别是市政道路的建设,但市政道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又对城市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道路施工的监管力度,处理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好施工的安全管理。
        1.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意义
        对市政道路进行管理,要坚持一个安全为主的原则,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一些疏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针对市政道路来说,大型的建筑设备和沉重的建筑材料都有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管理上,要明确对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市政道路进行安全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工地的一些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可以对项目执行经理进行分配任务,保证市政道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定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加大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力度,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安全管理重要性,从而保护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市政道路进行安全管理,可以将安全隐患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另外一方面,对市政 道路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整体市政道路的有序进展。
        2.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 管理水平不高
        若想实现道路安全生产,需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从当前管理人员队伍实际情况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言行不一情况,未能积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全面掌握生产现场的情况,实现全面监督和审核,进而难以有效开展安全管理。除此之外,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能力,对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事故处理等的技能掌握不够,进而难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2 安全管理意识不够
        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对建设企业来说,能够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能够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不过施工企业若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没有严格落实安全文明生产规范,疏忽安全管理,极易出现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工程效益。
        2.3 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是在露天环境下开展的,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雨雪等自然天气的时候,会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不断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2.4 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材料是施工必须注意的一点,当下市场中很多商家为了得到利益,或是企业采购人员为得到回扣,会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这些材料使用并施工结束后,工程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有些工程因为保养措施不到位,也会降低工程施工的质量。


        3.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根据市政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安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并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制定出现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有着极大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注重优秀管理经验的吸取和应用,并合理制定强制性安全管理标准,才能引导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最终达到施工人员互相监督和相互管理的目的。在完善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的安全有着极大作用。施工中要根据每个施工路段的情况,合理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明确指定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有效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础。比如: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警示标语,并把安全手册、安全管理条例等发放到每个施工人员的手上,不但能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还能促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提高施工现场整体安全性上也有着极大影响。
        3.2 做好对环境因素的预测
        为了能够减少自然环境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影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对于即将出现的恶劣自然天气,应该提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从而能够降低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工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必要的时候对施工工序进行调整,选择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的项目开展施工,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正常进度。
        3.3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一体化安全管理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相关部门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负有领导责任。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研究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科学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而且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又与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安全管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3.4 加大对材料的管理
        材料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决定最后施工结果的好坏,影响工程质量。由此,施工方要加大对材料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质量标准,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即施工方要制定有关规范,并用其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确保采购人员会根据工程要求,选择施工材料,提高材料的性价比,且采购人员采购前施工单位可组织交流会,用真实案例告诉采购人员,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此外,施工单位也要派专人监督采购人员的工作,以免出现其为了得到利益收回扣的行为,而施工材料的选择,必须有厂家给出的出厂证明,以及有关部门质量检测的合格证明。施工材料运送到现场后,施工单位需从众多材料中随机抽查,如果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可进行退货处理,及时补充新材料,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在目前的市政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很多因素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会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我们需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牢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信誉,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开展科学管理,统筹安排好安全和生产、质量、速度、效益之间的关系。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管理者长期的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贯穿工程管理所有环节,通过实行合理的管理制度,培养施工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努力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争取为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 军. 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监理中的安全管理要点[J].科技资讯,2017,15(22):84,86.
        [2]谢爱莉.浅谈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251-252.
        [3]陶蕾.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交通 世界(工程技术),2015(06):24 -25,39.
        [4]张国梁,白子建.天津市道路养护施工安全文明管理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
        [5]温显峰.浅析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