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运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市 230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周边的生存环境被肆意破坏,很多物质财富的获得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预示着生态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保护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类的根本要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承担着城市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是评价园林城市的标准之一。以生态效益为主体目标是道路绿化设计的重要体现,在市政道路绿化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意识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来提高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引言
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骨架部分,而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绿化水平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更是城市整体风貌的显现。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素材,是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可以调节小气候,创造优美的环境,还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绿化植物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提升景观效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重要性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工作中,可针对城市中的道路绿化景观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创新,将当地的绿化植物、外地适合引进的绿化植物引入到绿化景观中,利用多元化的植物改善景观环境的现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传统的绿化景观形式,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外观环境,还能通过各种绿化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生态环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较高的生态效益。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改善绿化景观的现状。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2.1满足生态要求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必须要满足生态的要求,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相对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这样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式,可以使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生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比较少,人们在城市中很少有时间去细致的观察植物群落的细节之处,所以,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设计工作的整体性。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整体的布局,比如大型的圆球形设计方式、大型方块形设计方式,把这些大模块的植物群落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美观性。
2.2艺术与科学并存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出艺术性,这样可以使不同类别的植物通过搭配,体现出别样的美感。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可以利用3DMAX软件设计一个草图软件设计一个草图,查看设计效果,充分的利用周边的环境因素,把各种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彰显植物的美感。在绿化带和中央隔离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整体性,不能过于分散,必须要进行大模块的设计,使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在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低矮的灌木,这样可以实现道路分割的作用,并且这种灌木比较容易成活,灌木的植株比较低,不会这当人们的视线。通过艺术与科学并存的设计方式,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市政道路周边更加的具有层次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
3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策略
3.1完善绿地廊道设计
提高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首先应从规划层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之初,统筹城市用地,构建城市绿地系统。
在老城区及周边城区建设中中,道路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城市的道路功能被过分强调,忽视了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功能。一些市政道路中没有园林绿化空间,究其原因,是在城市规划阶段未重视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片面追求道路功能,导致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受面积的影响无法实施,造成局部区域的道路周围没有园林绿化带。面对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城区应合理规划,统筹土地资源,构建城市绿地系统;针对老城区可融入全要素设计理念,结合实际优化设计,设置口袋公园、街头绿地等,必要时对市政道路进行返修,由点成线,进而形成绿化系统。同时应加强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廊道。
3.2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1)分车绿化带的规划设计
市政道路绿化中,如果绿化面积较大,为提升观赏价值,规划设计时中央和两侧分车带上木可利用乔木、灌木交替栽植,形成林冠线。下木利用红叶小檗、金叶榆、水蜡、金叶女贞、红瑞木、丛生紫叶矮樱等观花、观叶、观茎的灌木进行规律性搭配,形成和谐的韵律和起伏的节奏,能够表现出道路的动感。
(2)道路两侧绿化带的规划设计
道路两侧绿化带的设计,可利用乔木、灌木、地被进行自然式配置,也可采用列植、孤植、群植的形式充分体现园林艺术。边缘考虑以防护型树木为主,局部与总体之间要能表现出形状上的统一。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觉。设计时为体现园林艺术和观赏价值,可根据色彩搭配选择彩叶灌木。比如利用金叶榆、红叶小檗、水蜡、金叶女贞、红瑞木、紫叶矮樱以及叶形、叶色、花形、花色丰富的多年生花卉或草本植物,丛植或自然配置。
(3)行道树的规划设计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主角,直观反映市政道路、街道景观,甚至关系到城市的风貌。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和功能,适当增加行道树品种和规格,可以实现较好的景观效果。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行道树都要选择庇荫效果好、分枝点高度适宜、树形优美的苗木。同一条道路上的行道树品种和规格应当一致,设计时最好一条道路一种树,构成一街一景的独特风景。
3.3实现市政道路绿化向大环境方向发展,建设城郊森林
在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绿化过于封闭和独立,不同道路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大,很难形成城市区域生态系统。因此,若想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可考虑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发展,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在建设城郊森林时,要注重植物的选择,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植物,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避免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冲突。另外,建设城郊森林,要考虑成本的投入,尽可能让园林生态贴合大自然的发展,体现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结语
近年来,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设计效果,难以满足城市美化与绿化的需求。在此情况下,相关设计部门就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将因地制宜理念与协调性、科学性、美观性等理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以此增强整体的绿化景观设计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娟.基于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17,44(6):120.
[2]徐作梅.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以秦汉大道绿化设计为例[J].明日风尚,2017,33(7):377-378.
[3]陈溯宁.剖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实践[J].明日风尚,2018,24(12):133-238.
[4]宋琳琳.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5(14):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