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罗凡
[导读] 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硬化中的护理效果。
罗凡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硬化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经我院收治并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复合蛋白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添加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肝功能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适合应用于复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肝功能状态等,建议进行广泛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复合蛋白营养剂;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外貌上多存在消瘦、面色暗沉以及下肢浮肿的情况,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其预后效果及其重要。循证护理模式基本内容为明确使用已知证据,对患者使用正确治疗方案[1]。本实验为观察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经我院收治并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选取条件:满足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在18周岁至80周岁之间;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符合复合蛋白营养剂适应症;排除条件:存在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患者;
近期使用过血浆、白蛋白制剂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100例患者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46岁至79岁之间,平均(62.52±5.62)岁;病史3至12年,平均(7.58±5.42)岁;肝功能分级一级患者9例,二级患者39例,三级患者2例。实验组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年龄46至80岁,平均(63.49±5.42)岁;病史4至12年;肝功能等级一级患者13例,二级患者34例,三级患者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的对比无意义(P>0.05),可用于比较。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入院后二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进行保肝、抗病毒以及复合蛋白质剂等治疗。每晚睡前半小时为患者提供220ml高温杀菌原味乳酸菌以及20g瑞尔姿复合蛋白粉,总计获取能量230kCal。
1.2.2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如普及用药护理知识,调节患者消极心理,以及叮嘱患者护理期间注意事项与安全须知等,目的提高患者对入院期间的治疗依从性。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分为下列三个步骤:
(1)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按照科室人员情况由五人组成,由主治医生对护士长进行专业训练;护士长对主管护师进行专业训练,以此类推。
(2)相关护理人员观察并归纳护理期间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所出现的问题,例如消极对待治疗、治疗依从性不足、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3)护理人员通过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找出对应的循证根据,结合实际经验对文献进行挑选。
1.3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可应用调查问卷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情况进行调查,让患者对进食、服药、运动及定期检查几方面进行填写,每方面总分为10分,9分及以上视为依从。
(2)肝功能分级。护理人员根据肝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参考,确定两组患者的一、二、三分级等级[2]。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采用了SPSS22.0 统计学软件,乙型肝炎肝硬化实验中二组患者进食、服药、运动、定期检查资料比较使用X2进行检验,肝功能分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循证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方面治疗依从性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3 讨论
肝炎肝硬化(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在目前的学术上被认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根据病因分类可划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与丙型肝炎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为轻度乏力、腹部肿胀、肝气存在轻度肿大、有一定几率产生黄疸,肝掌、蜘蛛痣等,由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慢性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依从性,相关护理人员应主动展开专业教育活动,普及循证护理干预知识,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正确理解能力,利用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提升护理配合度;预防并发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原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肝肾综合征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阻止,必要时可以采取药物服用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时及按量用药的重要作用,未经允许不能擅自停药;运动康复指导。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如散步、短跑等;利用多种行为干预、思维干预等方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每日分三次进行,每次10min,调节患者不良情绪。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原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肝肾综合征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阻止,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实验表明,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状态,建议进行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夏萍;黄洁琼,循证护理在符合蛋白营养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5):47-49
[2]张颖慧;杨雪;张笛等,主观综合性评估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6):329 - 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