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
(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四川阿坝州61183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与工作压力增大,并且在此基础上饮食较为丰富,极易出现一些身体疾病,其中阿司匹林制剂对一些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缓解一些症状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合理使用,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制剂的药性与计量等进行深入探究,以此确保阿司匹林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从而达到较快治愈的目的。
一、阿司匹林的药理活性
阿司匹林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使一些物质合成,以此达到镇痛的目的,并且能够对炎症组织进行合成,在此过程中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者炎性反应物质实现抗炎效果。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作用下视丘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从而实现达到解热目的,具有镇痛抗炎效果。花生四烯酸在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作用下转变为血栓烷,在此过程中阿司匹林能够能够使COX-1乙烯化,以此可抑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生成。由此可以看出,阿司匹林具有较好的抗风湿、解热以及抗血小板凝固等效果。
二、阿司匹林剂量选择
1、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适用范围为流行性感冒、月经痛等方面,其使用剂量一般为中等计量。6到12岁儿童,一次0.15 g,成人0.3-0.6 g,若使用后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剂量,但24小时不得超过4次。若在使用的过程中,阿司匹林无法对一些症状进行缓解,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1]。
2、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对关节炎、风湿热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增加服用剂量,成人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体重进行服用,50-100 Mg/kg,每日服用3-6 g,在此过程中血药浓度7 d能够达到稳定状态,2-3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果在此过程中两周效果不明显,可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对药量进行有效的调整。
3、抗血栓
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动静脉瘘、心房颤抖等疾病,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应长期服药,每日一次,75-150 mg/kg,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形成。
4、胆道蛔虫病治疗
对于该类患者需要在饭后口服阿司匹林,每日3次,1次1 g,三天后有效果明显。
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治疗。在治疗开始的过程中,应根据儿童体重分次进行口服,三天后分四次服用,连续服用60天。
三、阿司匹林常用剂型
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服用方法治疗效果以及计量等均与不良反应相关。由于适应症不同,使用药物剂型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阿司匹林一般情况下有三种剂型,有普通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泡腾片以及肠溶阿司匹林,其中普通阿司匹林片与阿司匹林泡腾片属于非溶制剂,服用后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刺激,主要治疗效果为抗炎镇痛。阿司匹林泡腾片一般情况下针对疼痛、发热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除此之外,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研发了肠溶制剂,在阿司匹林外有抗酸保护层,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不溶解,而在肠道环境中有较好的溶解效果,在此过程中可降低对胃肠道不良刺激,对患者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长期服用患者最佳的剂型。
四、阿司匹林在何时服用最佳
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最佳服用时间,主要是为了避免对胃以及十二指肠的损伤,由于阿司匹林会对前列腺素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同时亦受到一些因素的侵害,致使胃粘膜溃疡,甚至穿孔,产生不同并发症,为此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应当选择饭后服用,能够使胃中浓度降低,以此减少对胃粘膜损伤。此外,肠溶阿司匹林需要空腹服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胃肠道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对胃黏膜依然存在一定的损伤。由此可以看出,不是所有阿司匹林均能空腹服用。由于肠溶性肠溶剂型阿司匹林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解。为此,我国药典规定,应当对肠溶片进行浓度测定,并且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对胃黏膜环境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溶解度不能大于10%,此外一些肠溶阿司匹林在胃内的溶解度接近10%,表明少量溶解,但是也会对胃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鉴于阿司匹林制剂生产工艺与质量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患者在饭后顿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夜间患者血压偏低,血流缓慢,并且在此基础上水分补充量较少,容易形成血栓;清晨交感神经兴奋,血压短期快速上升,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时段为凌晨至上午10点,所以有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应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对肠溶阿司匹林服用最佳时间为晚餐后30-60 min,不但能够减少胃肠道刺激,并且还可起到较好的协同降压功效,一般情况下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需要在晚饭后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才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若在上午服用降压效果不明显,同时可抑制新生血小板产生。患者在使用肠溶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应当整片吞服,不能碾碎或者溶解服用。
参考文献
[1]郭之东. 合理使用阿司匹林[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9):62-63.
[2]张国栋, 程振国, 孙来广.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血的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