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环境监督监测和执法监测过程,当监测数据超标并将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罚时,个别企业对监测数据产生质疑的原因的分析,同时也针对企业的质疑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监督监测 执法监测 数据质疑 对策及措施
近年来在监督监测和执法监测中,多次出现被测企业对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出具的监测数据提出质疑的情况,并对部分现场监测的过程提出了异议。对此我们开展调查研讨,找准原因,制定措施,提升监测数据质量,消减外部质疑率,重塑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权威性,更好地为环境执法做好技术支撑。
1.企业对监测数据提出质疑的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检测能力,生态环境监管部门监测数据不再是唯一来源。
(2)国家提倡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有资质的社会化检测机构兴起,第三方检测数据可以与官方监测数据做比对、做参照。
(3)媒体披露的某些官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造假、追责等典型案例,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企业对我们信任度。
(4)企业是否达标排放,不仅关系到行政处罚,还与企业信誉、效益挂钩,关系企业命脉。个别超排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罔顾事实,故意质疑。
(5)个别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整个监测流程工作中虽存在不尽完美,但未影响到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上助长了企业投诉、质疑。
2.应对的企业质疑的宏观措施
企业质疑的原因分析中,前三款是客观原因,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面对现实、承认现实。后两款以主观原因为主,要想消减企业质疑问题,要从这两个方面寻求对策。
(1)加强沟通交流,争取主管机关、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宣传部门、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重塑环境监测权威,多方发力,消除企业质疑。
(2)持续优化质量体系,提高监测技术,把监测工作做精做细,做到操作规范、依据清晰、记录完备、溯源无争议。凭借有效证据,应对企业质疑,立于不败之地。
(3)正确定位环境监测工作,按照角色定位开展监测工作。弄清执法监测行动中的主体,明确我们是执法者还是监测者、是办案人还是证人,既不要不作为又不要乱作为。
(4)数据在精,不在多。根据监测垂改初衷和层级分工,执法监测主要由属地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三级站)或者“第三方”去做。存在质疑时,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监测数据仲裁者的超然站位实施监测。
(5)我们的监测只对数据的可靠性负责,监测报告不必要参与是否达标、是否违法排放的评判,应当与社会化的检测报告同样价值,保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3、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进一步扎实做好的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成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的工作理念。工作中克服名利诱惑,强化规矩意识、服务意识,处理好与企业的“亲”“清”关系,始终做到廉洁自律,从思想环节抵制质疑。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科学监测能力。任务内容时有更新、方法标准时有更新、仪器设备时有更新,要求我们的知识结构不能因循守旧,技术能力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查新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通过考证和持证上岗,从人员环节抵制质疑。
(3)更新换代仪器设备,加强维护保养。仪器好用是可靠监测数据的客观保障,必须与新的方法标准相适应,必须符合科学监测的参数要求,必须保持良好状态。依靠官方计量部门做好外部检定校准,做好期间核查,质量监督员和技术骨干努力维护保养仪器,用标准物质验证数据精准度,从仪器环节抵制质疑。
(4)严格落实监测规范和质量体系文件,阳光作业,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到企业开展执法监测和监督监测,按照现场调查、优化布点等程序稳步推进工作。与企业人员一起到点位,在企业人员旁观下进行采样和现场测定。现场测定的数据当场反馈给企业,对于数据是否达标不予判定,从作业环节抵制质疑。以往监测中,时有企业人员不在现场的问题,对答复质疑造成一定被动。好在有现场原始记录和相关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作为旁证,反映真相。
(5)把记录工作做实做细,应对质疑毫不含糊。除了使用受控表格做好各环节原始记录、并经质管审核把关之外,注重现场影像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现场监测和采样时,用手机拍照、录音录像企业工况、采样过程、企业签字、样品交接等实况,专人做好资料副本存档保管,留作答疑证据,从记录环节抵制质疑。经过探索试行,这方面经验趋向正轨,相关器材还需要加强配备。
新时代,新任务,必然带来新问题,促使我们寻求新对策。在环境监测中,只要坚守初心,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完善监测流程,既要对企业进行监督又要服务于企业,就一定会消除企业对监测数据的质疑。
参考文献:
【1】石红燕;;关于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