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 宜兴市肿瘤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前后血清中钙、磷、PTH水平。结果:透析前,两组钙、磷、PTH水平相近(P>0.05);透析后,两组钙、磷、PTH水平均改善,观察组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磷、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钙磷代谢均具有相应影响,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小球炎症、尿毒症、肾衰竭、高血压肾病的常用且有效方式之一,但进行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治疗效果[1]。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血液透析方式增多,相关研究表明[2],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透析,对患者钙磷代谢均存在不同影响,基于此,本文进行针对性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9月-2019年9月到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研究对象均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按照抓阄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19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23-73岁,平均(43.85±3.6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分别为13例、5例、8例。对照组,20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24-70岁,平均(43.42±3.17)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分别为9例、7例、8例。两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血液透析
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血液透析器【品牌:贝尔克,注册证标号:国械注进20183451657】,3次/周,4h/次,连续治疗8个月。
1.2.2血液透析滤过净化
观察组行血液透析滤过净化治疗,采用意大利贝尔克血液净化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3450197号】,3次/周,4h/次;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方式为后稀释法;血液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在此过程中,血液抗凝操作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血流量保持在220-260ml/min范围内。连续治疗8个月。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液进行检测,明确其血清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透析前,两组钙、磷、PTH水平相近(P>0.05);透析后,两组钙、磷、PTH水平均改善,观察组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磷、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肾脏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极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血清中的钙、磷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患者出现高钙血症等严重病症,甚至会增加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指的是利用相关仪器建立体外循环,通过弥散等方式对患者血液进行净化的一种技术,以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方式,但由于透析方式等原因,会降低患者血清中钙含量,且提升磷水平,同时提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高磷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研究表明[3],不同的血液透析方式会对患者血液中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8个月透析后,其钙水平高于对照组,磷、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所采用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清中钙、磷水平均具有积极影响,促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水平,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本研究结果对两种不同血液透析方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钙磷代谢均具有相应影响,且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同时,改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促使钙磷代谢正常,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达到理想预后效果。基于此,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伊丽安, 陈晓璐.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因素分析并与肾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24):3973-3976.
[2]薄天慧, 赵伟, 高秀.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的影响[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7, 15(4):34-36.
[3] 吴晓凤. 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44(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