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伟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对比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进行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情况下,分别为他们实施X线、CT和MRI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的诊断检出率为66%、CT诊断检出率为82%、MRI的诊断检出率为98%,三种诊断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上的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和X线、CT扫描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地诊断出患者关节积液、骨质破坏、滑膜增厚、骨腱水肿以及软组织肿胀的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的进行判断,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CT;MRI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高发于男性人群中,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高。从临床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和天气变化、饮食习惯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不及时到医院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随着病情的变化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MRI平扫、X线和CT诊断,虽然均有着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是在检出率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对比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进行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者40岁,年龄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为(52.7±3.7)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4.5±1.6)年,其中单侧关节患病患者有29例、双侧关节患病患者有21例。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症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为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X线、CT和MRI诊断,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X线诊断,使用的设备为美国飞利浦公司的SDR摄影系统,拍摄方位包括正位片和侧位片,对踝关节和足关节进行拍摄时将参数调整为19.93ms、6.24mAs和55Kv;对膝关节进行拍摄时将参数调整为23ms、8.98mAs和66Kv。
其次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CT扫描,使用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方位为常规轴位。将参数调整为层厚1mm、层距0.5mm,从冠状面和矢状面进行重构,然后实施扫描。
最后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MRI诊断,使用的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核磁共振扫描仪。选择配套线圈,矩阵调整为256*256,TR调整为3400ms、TE调整为16ms,从冠状位、矢状位和周围进行扫描,详细记录关节部位的具体情况。
1.3 诊断效果观察
分别为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X线、CT和MRI诊断后,收集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经过影像学分析后,详细记录每种诊断方法在关节积液、骨质破坏、骨腱水肿、软组织肿胀、滑膜增厚上的检出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全部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平均差(x±s)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
)n(%)表示,并采用x²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我院医护人员的数据统计上看,X线的诊断检出率为66%、CT诊断检出率为82%、MRI的诊断检出率为98%,三种诊断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上的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据社会调查统计发现,痛风性关节炎在北方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由此可见,该疾病的产生和地域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临床上年龄超过40的男性患上痛风性关节炎的几率非常高,最容易发病的部位为趾关节,尤其在夜间非常容易发作,许多发病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头痛和发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肾脏合并症以及心肌梗塞等高危疾病的产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了更早让患者接受治疗,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经过本次研究发现,X线、CT和MRI均在痛风性关节炎上有着一定的诊断作用,但是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有着巨大的优势,能够从影像学特征分析出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MRI诊断和X线、CT扫描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地诊断出患者关节积液、骨质破坏、滑膜增厚、骨腱水肿以及软组织肿胀的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的进行判断,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翔.X线、CT和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8,38(12):33-34.
[2]张涛.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2):98+100.
[3]刘悦,张贺诚,鲁春磊,卢阳,牟丽影.痛风性关节炎X线和双源CT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119-121.
[4]周诚,赵静茹.X线与CT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