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及相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龚旭明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定的后盾支持。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6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定的后盾支持。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将市政公共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带到风口浪尖处。在此背景下,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做好施工工艺技术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强化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质量安全,延长市政公用工程道路使用寿命成为下文主要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入手,基于实际的道路路基施工工程,展开对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最终对症下药提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质量要求;控制措施
        路基是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重要承载结构之一,它还能够实现路面建筑部件同下部道路基础结构相互连接,从而实现重力的转移。一旦路基施工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降低整个道路项目的使用寿命,对于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所以展开对路基施工质量的优化控制成为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重要内容。
        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一)路基的强度质量要求
        道路路基的强度是指能够在行车负荷下,路基拥有足够的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市政公用道路工程主要是满足生产生活的行车需求,在行车的总荷载力上无法实现严格的约束要求,因此只能够有效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减少路基变形带来的路面不均匀沉降问题。
        (二)路基的结构稳定性质量要求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道路的路线是基于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展开的规划设计,因此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地质环境,特殊的背景,否则道路都会按照既定的设计规划线路展开。因此市政公用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软土地基区域等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对此道路路基施工要能够实现对路基地质条件的优化改善,防止道路出现结构变形,路基出现人为损坏,确保整个道路路基都拥有常态化的稳定性,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一)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流程
        第一,施工准备前工作。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必须能够基于现场的施工情况,展开工程勘测,并且根据勘测的结果制定好路基设计方案,准备好路基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施工场地整理等工作。施工前准备工作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前提,其能够有效地规避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提高现场施工的质量标准。
        第二,地质处理。地质勘测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能够确定好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若是出现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自然条件,需要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对此进行优化处理。因此地质处理工作正是道路路基施工质量优化控制的重要实现渠道。如,当出现软土地基环境的时候,当前可以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路基施工技术种类繁多,必须能够实现从成本、工艺难度、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展开方案选择。
        第三,路基施工技术选择。准备好相关施工资源,材料,做好地质勘测以及地质处理之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入到正式的施工阶段,在此阶段中,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最佳的路基施工技术,如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山区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等。


        (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本文以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威力,提出在该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质量优化控制的措施有哪些,旨在能够为市政公用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第一,工程实况。该市政道路工程全程3.76km,横穿城市中心延伸到城市郊区环境中。项目穿过的地形地貌主要为软土地基地质。
        第二,施工技术要点。①准备工作。在前期的地质勘测环节发现,该道路工程中有将近1km施工段为软土地基。且有1.4km处于城区位置,该工程施工段人口密集,大型的施工设备无法顺利入场。通过对道路工程施工基本情况的分析,施工方提出了施工方案,对于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分段施工管理,确定每一个阶段的工程总量,以及工程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等,采用变施工变平地的方式,尽可能的避免对于正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②地质处理施工。根据实际的勘测结果以及工程设计方案可知,必须对1km施工段的软土地基展开加固处理。在现代技术手段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土处理法、灌注桩法、夯实法。由于该地区的软土地基中含水率较大,因此采用换填土处理技术。实现该施工段的排水设施建设,利用自然坡度实现对地基内的地表水的排除清理,之后实现软土层开挖,控制开挖的深度在5m左右,采用分层填土的方式,将预备好的土料填入其中,每层填土厚度为0.3m,总共填土的厚度在5m左右。通过换填土夯实的施工技术,将该施工路段的施工地质条件转变为理想的道路施工环境。③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路基施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路基压实施工,二是路基防护施工。路基压实施工,需要借助专门的压实机,按照国家的道路施工规范,路基土的压实度必须在95%以上,在此基础上,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对于路基实现5~6次的压实施工。路基防护施工。市政道路项目并不是一次性工程,其后期的维护管理也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施工寿命。在实际的道路施工项目中,该施工项目在经过城市郊区的时候,路过坡度较大的路段,道路同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高度差。若是没有做好路基防护施工,则一旦出现极端天气,上坡的水流会对路基产生冲刷,对此必须能够对好路基的防护工程,当前可采用的防护技术种类较多,主要有高强土工格栅,聚氨酯类土工织物等,由于在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根据性价比以及设计要求,主要采用的是高强土工格栅施工工艺。配合c30混凝土所建构其挡土墙,立在路基防护后方,起到保护路基冲刷防护结构的作用。
        (三)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优化控制措施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控制优化管理,能够对路基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更要求能够做好路基施工技术的竣工管理,通过对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审核,确保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既能够保证质量安全性,也具有经济效益性。同时还要求能够不断的优化创新市政工程道路项目的施工技术,从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多方面的质量优化达到整个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要求的分析总结,对于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关键点把握可知,当下不同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设计标准不同,但是要想实现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其必须能够遵照路基施工流程,实现对施工测量、路基挖方、路基填筑压实、路基给排水工作以及路桥过渡段的路基施工等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确保路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质量标准,有效地确保整体道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长勤.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106-107.
        [2]孔军,宫昭文.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87-88.
        [3]林德根.刍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5:47.
        [4]勾承藻.关于我国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居业,2018,09:104+107.
        作者简介:龚旭明,男,1979年09月—,湖南益阳人,汉族,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市政公用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