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分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节约与控制建筑工程成本费用,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主要方法,之后阐述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贯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工程预算与成本的节约,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预结算审核,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资金与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材料与人员浪费和费用超出预算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把握好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要点,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立即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水平。
1工程造价进行预算审核的主要方法
1.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为常用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这种预结算审核法能够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涉及的内容与范围相对广泛和全面,因此有利于全面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审核法的应用主要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相关合同文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图纸方案进行成本费用方面的审核。但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且计算过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容易导致人员失误造成审核结果出现偏差。
1.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抓住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要点,突出重点,针对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工序进行预结算审核,但并不意味着对于次重要或不重要的工程就不进行审核,而是适当降低审核工作的严格程度。相对而言,需要对工程花费较大成本费用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工序进行仔细审核。与全面审核法相比,重点审核法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少,但难以保证审核结果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审核方式。
1.3对比审核法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针对功能和标准具有较小差异的建筑工程项目采用对比审核法来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在应用对比审核法过程中,需要将结算指标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存在较大出入或不合理之处,则立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确计算,确保审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比审核法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2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问题
2.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单一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的选择对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会影响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当前阶段,由于大部分建筑企业应用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相对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效率,不利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节约与控制,容易造成建筑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2.2报价项目考虑不够全面
建筑企业通常会以整个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而往往忽略了零散的细节环节和施工部位的预结算审核,因此导致对报价项目考虑的不够全面,影响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工程后期的保养工作也需要消耗较大的资金成本,但建筑企业通常不会将工程保养工作作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也降低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全面性。
2.3图纸混乱造成审核失误
建筑工程施工中,设计图纸与各施工段的施工图纸分别为指导施工过程的依据,而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没有将二者进行区分,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也容易使用错误的图纸作为参考依据,造成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结果与实际施工所消耗的成本费用额度出现较大偏差,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以及建筑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方面提高方法
3.1健全审核机构建设
健全的审核机构是保证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审核机构并进行不断完善,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制定全面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使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配合,进而推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对审核人才进行培养过程中,也需要依据不同的职责范围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的培养。
3.2审核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于审核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培训,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相关理论与技能,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审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绩效奖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审核人才,有效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团队的专业能力。
3.3严把审核关
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提高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做好对审核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严格把控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尤其要注意对做好对隐藏工程的记录工作,并保证与工程相关的书面与影视记录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对审核工作进行跟踪监督的过程中,需要对审核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进而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全面性与合法性。
3.4全面提升创新力度
这里的提升创新力度指的是需要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实现审核方式的优化与创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有利于避免人员计算失误问题发生,进而有效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增加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企业良性稳定的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策略,有利于优化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节省材料与设备和人力上的资金费用,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健全审核机构的建设,并严格把握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流程,提高审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强化对工作的创新力度,进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材料与资金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促进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超.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6):181.
[2]卫琳静.试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18):58.
[3]李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9,(14):80,181.
[4]邱金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