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成为我国人们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被破坏比较严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的建立,大气的污染以及废水废物的排放,都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私家车的增多,交通压力也变大起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很多历史建筑以及风景景点被破坏,“白色垃圾”污染等等都需要人们去觉醒,建立环境工程,促进城市生态发展迫在眉睫,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城市;实践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凸显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与能源之间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巨大矛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最终的恶果也将惩罚到人类的身上。这样的发展矛盾,不但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并且严重危害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也给自然生态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而,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设,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发展主流。
2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建设目标
生态城市也被称作生态城,是一种趋向于尽可能的去降低对于能源水或者是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使用,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废气,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废水排放的城市,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的提出,就马上获得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建立生态城市。从质和量上保证绿色建筑整体实现飞跃性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生态城市主要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的和谐,同时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的环境要求也比较高,要环境清洁、优美、舒适,高科技也占据主导地位,发展生态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和谐相处,建立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的关系,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此促进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和谐关系,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3.1纵观整体,分析意义
3.1.1顺应时势
现阶段,世界各类能源的开发都已经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资源的储存量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明显的缩减,并且环境污染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严重危害了世界人民的生存环境,同时也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要想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就必须将生态城市的建设纳入到自身的发展计划中。生态城市是植根于环境保护理念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各类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来分析城市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并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和全局性,是以环境保护为依托,以创新技术为动力的新型趋势。并且,生态城市的建设也是各类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过程。
3.1.2资源需要
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张,相应资源的开发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有相当一部分不可再生资源也在这种趋势中近乎枯竭。而资源的枯竭,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建设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的时候,常常采用增加资金投入的方法来降低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但这种方法反而会增加城市的建设负担和压力。而生态城市的构建能够促进新型资源的利用,同时也可以控制传统资源的开发,这种双效治理的模式能够大大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可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和速度。
3.2立足现状,分析问题
3.2.1污染严重
自然环境基础的扎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生态城市建设的等级和层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有相当一部分生态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以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会给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会大大降低城市抵抗洪灾的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导致水资源质量的下降。
3.2.2设计欠缺
生态城市的实际建设需要依靠宏观上的科学措施来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明确的目标作为自身的方向指引。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城市在我国的发展期限较短,因此也并没有十分充足的经验积累和历史依据可以参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后劲不足。并且,我国生态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体上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技术和设备的水平仍旧有所欠缺,并且也没有摸索出较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十分明显的短暂性,并不能满足长期效益发展的基本要求。
3.2.3气候波动
当下,我国城市实体建筑的数量和面积相较于以往而言都有了层次化的增长和扩张,并且区域经济活动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中热量的传播和分散,导致热量在城市的中心区进行集聚,形成了热岛效应,而城市原本的温度和降水也会受到热岛效应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波动,严重时甚至会给城市中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阻碍。
3.3探究工程,阐述发展
如今,环境工程的建设已经受到了一定规模的重视和关注,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在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我国当下环境工程的发展并没有实现区域的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建设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环境工程的开展并没有达到宏观上的要求和标准,对自身污染的处理和防范也没有达到合格,仍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就水体污染的处理而言,部分城市并没有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同时也没有设计出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案,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没有加以应有的重视,导致污水处理厂的效益降低。
3.4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3.4.1对污水的处理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中应用的鲜明体现,这一模式得到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速率和质量,促进当地水资源储量的合理循环。海绵城市建设和开发的关键在于将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排放列入到统一的管理范围中,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海绵城市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
3.4.2对固体污染的处理
对于固体废弃物,政府应当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同时也应当对可循环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再次利用,以此来做到资源的节约,避免造成过度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够减轻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
3.4.3对能源的处理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引入节能减排的理念,要控制传统能源的开发量,同时要提高技术投入,对传统能源进行减排处理,避免造成过多的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城市建设也要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要推动自身产能结构的科学调整,降低对高污染能源和企业的依赖,建立起清洁能源有效利用的模式。
3.4.4对群众的处理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城市和环境工程的宣传,要让社会群众从意识上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树立危机意识,同时也要让社会群众理解生态城市构建的本质目标。并且,区域环境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社会群众的教育,要让社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最基本的环境规范。
4结束语
总之,在生态城市中建设环保工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能促进人与质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大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在最大成上的被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城市相互结合起来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孙万刚.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3499.
[2]荆晨.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J].节能,2019,38(10):117-118.
[3]刘坤娇.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