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如何融入生产经营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陈林清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企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广州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企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调控提供了极大助力,而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体经济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必须加快转变自身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才能切实发挥自身社会功能,并实现创新发展,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如何融入生产经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生产经营
        引言:国有企业当中,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部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不断发挥教育、监督、保护和惩处职能,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净化企业内部风气,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职能的认知,导致工作开展流于表面,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促进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一、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具有行政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但与民营企业相同,在国企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依然需要自负盈亏,因此,国有企业的战略方针制定必须紧随市场动向,才能不断扩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而为了确保企业各级部门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国有企业则需要坚定不移的跟随党的领导,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提振创新动力的同时,保持内部风气清明,但由于国有企业一般规模偏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势必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力度与深度,才能做好企业廉洁、廉政工作,所以纪检监察工作对于国企的经营与发展具有明确的重要意义。在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将净化国企工作环境、改善国企工作风气作为主要目标,避免贪腐等问题发生,所以纪检监察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国企的特殊性质,重点监督与国企合作的市场企业和人群,防止国企对外负责人为了谋取私利而不顾党性和原则,在不正当经营过程中获取不当利润,以减少国企资源损失的同时,提高国企公信力。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融入生产经营的关键点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使得国有企业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权力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面也逐渐变得灵活,虽然有助于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多的管理空间,但同时也容易产生权力失控的问题,对此,则需要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加快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融合进度,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功能,确保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的关键点,应当在精确把握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对国有企业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大致包括权、人、财、物几个方面。
        权力是领导干部治理企业的必要因素,但也是产生贪腐问题的主要成因,为了更好的控制权力和利用权力,就需要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实现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各种权力的互相平衡制约,因此国有企业则应当提高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部门的权威性和威慑力,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而纪检监察部门同样应当明确自身职能,加强国有企业各个职位之间的职责关系,深入落实责任监察机制,并对企业内部分工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权力运用具有科学性。国有企业在新时期下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证自身发展动力,则需要加强人才团队建设,通过改良人才选聘方式和领导干部选举方式,提高公平性和合理性,则有助于完善国企人才队伍。国有企业的财物管理需要具有统筹性和规范性,因此在工作开展当中,首先应当制定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高对于材料、设备、废旧物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推行材料、设备采购的公开招投标制度,以减少企业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其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国有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进步的排头兵,所以必须通过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整顿内部风气和环境,首先,纪检监察工作应当将国有企业相关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监督和把控,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其次,纪检监察工作应当将工作重心放置在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群体,既要通过日常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预防腐变问题发生,又可以通过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开展,震慑潜在违纪违规问题。
        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融入生产经营的具体途径
        (一)强化教育职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变和纠正工作人员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开展日常生产经营工作,因此,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产生思想越轨问题的主要成因主要在于意识薄弱和觉悟不高,所以纪检监察工作首先应当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中央规章与政策的学习,夯实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加强党员干部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与行动方面保持与党的高度统一,其次,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还应当注重对于不同群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于领导干部群体,则应当以勤政廉洁和为民服务意识的提高为主,并向其普及权力的正确应用方式,而对于普通党员群体,则需要在保证其能够主动遵守规范制度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主人翁意识,以便于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国有企业贪腐违纪问题的整理分析,作为典型案例对国有企业内部进行警示教育。
        (二)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作为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纪检监察团队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必须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方面,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为了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深入融合到国企的生产经营当中,并持续发挥职能,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的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势在必行,所以在纪检监察队伍内部人才培养当中,就需要其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首先,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内涵,以便于在教育工作开展当中更好的对党员团队进行引导。其次,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自身业务能力应当扎实可靠,工作开展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才能确保工作符合国有企业实际需求。纪检监察人员需要对国有企业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具有充分了解,才能切实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价值。
        (三)完善生产经营环节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纪检监督融入生产经营环节,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能够贯彻到国有企业的各个工作阶段,切实参与到生产经营环节,并发挥自身监督和控制作用。在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方面,纪检监察工作应当作为参与者和监督者,坚持以业务部门为主,对于企业财产的处置、项目的审批等关键工作环节当中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实行轮换和问责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格处理。为了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效果,国有企业还可以借鉴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的做法,提高纪检监察部门的话语权,提高执纪的威慑力。
        结语: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到生产经营当中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要方式,因此,在工作开展当中,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质量,为国有企业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涂强.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如何融入生产经营[J].现代企业文化(20):139-140.
        [2]丁玉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途径[J].石化技术,026(008):318.
        [3]孙全忠.探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如何融入经营管理[J].科技与企业(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