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现状及水环境管理对策探析 潘洁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潘洁
[导读] 摘要: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低碳经济和绿色时代的到来,要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措施的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效推动水系统的改善。
        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江苏徐州  221006
        摘要: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低碳经济和绿色时代的到来,要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措施的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效推动水系统的改善。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探讨水污染现状以及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建议方案,希望给予读者不同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水污染现状;水环境管理;对策探析
        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方式使得我国生态系统和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针对历史遗留现象,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够有效的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建设绿色家园,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和安全系数。水污染问题关系民众身体健康,加强水污染治理能够有效降低民众患有疾病的几率。在本篇文章中,通过对水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得水污染问题能够从源头解决,从而有效推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平衡。
        1 水污染来源与现状
        水污染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达标的工业废水排放使得环境遭到破坏。工业废水中包含的悬浮颗粒和有害物质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结构,不仅严重影响地表水的生态系统,同时也限制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当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则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进一步导致江河中生物的死亡,使得地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其次,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包括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农业化肥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物质,当发生水土流失时农业化肥随之扩散,对当地湖泊和河流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湖泊与河流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藻不断滋生覆盖整个河面与湖泊,使得水体无法充分与氧气接触,从而造成湖泊与河流内的鱼群死亡。最后,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包括生活废水的排放。由于生活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缺乏对生活废水的净化与处理,从而导致水体污染与环境破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大约2/3的河流与湖泊出现水质破坏问题,大约80%的地下水不达标。人为因素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水污染的问题。
        2 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对水环境管理能够有效防止水污染问题进一步扩散与扩大,最大化降低水污染带来的后果影响,通过修复工作使得我国整体水质污染有所缓解。加强对水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是有效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要求,推进美丽中国进程的实现,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提升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与平衡。除此之外加强对水环境的管理与防治也能够有效避免生态退化的出现,推进渔业的发展,有效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3 水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水污染预防力度,从源头解决
        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针对水污染的来源制定预防方案。针对工业废水层面,可以通过立法形式规范企业行为,同时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提升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与绿色理念,针对环保工作落实较好的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物质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其他企业的学习与效仿。

针对生活废水层面,民众应当自觉选用无磷洗衣粉,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除此之外,加强对民众生活废水的管理与净化也是有效预防水污染的措施,同时也可通过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环保节约的意识,降低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的负担。最后应当正确使用农药与化肥,注重农药的使用比例稀释,降低农药与化肥对水系统的影响。
        3.2 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推进水环境管理部门权责明确,将管理措施真正落实,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提升水环境管理部门整体质量,优化内部结构体系,使得措施落实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理清部门职责关系,推进水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其次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体系应当通过普查措施确定精确的水污染来源,同时通过资金投入增加污水处理设备,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净化效率,而资金投入能够有效地推进水环境管理与防治工作的开展,使得水污染管理体系在优化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推进治理工作的进行。水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实,进一步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民众身体健康程度。
        3.3 不断更新法律法规
        我国现存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主要包括《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在这两部法律中主要指出有关水污染的基础性概念,以及关于水污染的标准和界限划分,同时针对污染企业指出相应的惩戒措施。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污染来源不断增加,传统型法律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水污染的类型,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及时更新法律法规,针对水污染现象做出明确的改进方案,针对不同的水污染类型做出特色化的治理与防治措施,使得水污染现象能够得到及时治理。法律法规的更新完善要求水环境管理部门实时勘测水质变化,提供科学真实的水污染数据,从而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4 加强对水资源开发企业的监管力度
        加强水环境管理与水污染防治也应当注重对水资源开发企业的监管。水资源开发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行,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进行资源开发。水资源企业开发工作必须持证进行,必须首先提交开发申请并得到批准后进行。除此之外,也应当通过设置专业的部门,监测开发企业工作过程,有效规范水资源开发企业的行为,最大化降低水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围绕水污染现状和水污染环境管理展开详细的探讨,同时详细介绍水污染来源和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水污染的管理与防治是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充分遵循低碳经济和绿色时代的发展理念,从而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王娜.保定市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 学,2018.
        [2]杜群,杜寅.水保护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切入点[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1):122-129.
        [3]常纪文.新常态下我国生态环保监管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建议:国际借鉴与国内创新[J].中国环境管理,2015,7(5):1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