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成为了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学困生的原因,然后针对如何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英语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成为了学困生。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尊心比较强[1]。如果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第二,很多家长都不能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和辅导,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懈怠的心理。第三,有些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不强,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得课堂教学的氛围非常枯燥。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最终成为学习英语的学困生。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关心学生,增强自信
学困生在心理上是比较敏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困生在心理上的变化有更多的关注,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和理解学困生。当学困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看在眼里,多对学生进行表扬[2]。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要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而不应该打击学生的自信。对于班级中的每一位学困生,教师都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多为其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比如,在学习“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询问学困生是否听懂了,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更加愿意学习英语。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要想促进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让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促进学困生能够向优等生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优等生和学困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Nice to meet you”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中的内容进行对话练习,并且鼓励学困生参与到对话表演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三)分层教学,激发潜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时,教师还要实施分层教学,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充分的激发出来。在采用这种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层,然后将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分层[3]。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为他们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应该过高,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为他们安排的练习题目也应该以简单题为主。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学困生英语水平的进步。
(四)合理评价,唤醒自觉
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与教师平时采用的评价手段不科学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容易让学困生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即使取得了进步,他们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做出理性的评价,不要只考虑学生的成绩,还要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当学困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积极评价,最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从而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唤醒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结论: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在教学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困生学习潜能,并且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刘子鸣.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130-131.
[2]许维维.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方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69-70.
[3]韦佳影.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