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支架 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陈艳
[导读]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中必备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说和写承担着语言输出的功能,是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体现方式。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重要的部分,但是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英语写作是薄弱环节,教师需要积极地寻找新的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支架式教学是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这种概念融入到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好的教学价值,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将以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为例,谈谈如何构建合适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支架式教学;应用
        引言: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中必备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说和写承担着语言输出的功能,是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体现方式。实际教学中,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型到文章分析,尽管初中英语教师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依然难以提高。支架式写作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改进写作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但是在运用支架式模式时,教师需要准确理解这个新的教学模式,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支架式模式在写作教学上进行有效的运用。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支架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由教师、同伴、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些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用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辅助物,就被称为“支架”。而“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的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 种是学生的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线索和提示,让学生不断的攀升,并且通过对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索,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通过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新的写作思维,并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与学生需求分析           
        就教师而言,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重结果,轻过程,不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探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高或过低估计了学生的水平,大大降低写作教学的实践效率。就学生而言,由于教师缺少有效的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写作词汇贫乏,内容空洞,结构松散,逻辑混乱。而受时间所限,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单独为所有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同时,初中学生已经储存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可以应用在写作和表达方面。而且,作为最能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英文写作是各地的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因此,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搭建桥梁和平台,让学生“知易行易”,轻松渡过难关是当务之急。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1.选择熟悉话题,搭建情境支架
        众所周知,语言与生活密切相关,作文话题的选择也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而学校、家庭、朋友、饮食、课程、天气、生活习惯、亲身经历等等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灵活大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表达。例如,在学新目标英语7BUnit8there be结构和方位介词时,我先让学生先仿照例句,运用there be 结构描述自己的课桌,自己的卧室,然后创设任务情境,请学生给自己即将到访的老师或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自己家或自己社区的布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了语言的支架:there be 结构和方位介词,有了生活中常遇到的任务情景,描述的又是熟悉的家和社区,在三重支架的支撑下,大部分同学迅速进入状态,高质量完成了写作任务。课后作业布置和考试试题的设定,教师也需要按照这个原则进行,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布置学生去描述最美逆行者或他们如何战斗,是学生不熟悉的话题,如果我们的作文是请学生结合新目标英语8A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谈一谈“How to keep healthy at home?”很多学生的作文就会水到渠成。为了搭建恰当的情境支架,教师需要提前与学生们进行有效沟通,创建一个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里,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介绍背景故事,播放录像,展示图片,将学生引入写作需要的情境,让学生对其产生表达情感的欲望,进而将在创设情境中得到的感受,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提出有效问题,搭建语言支架
        话题和情境的支架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语言支架是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掌握了很多词语,但一写作文就错误连篇,那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话题的句型训练,单纯的句型背诵过于枯燥。因此,以问题为线索,引导融合了语法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为固定,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准确说出相关句子。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8BUnit8时,我设定的作文题目是:Please describe your favourite singer or writer。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先回答以下问题:
        1.Who is the singer/writer? What is he/she like?
        2.When did/he or she become famous?
        3.How and why did he become famous?
        4.What is his/her famous work?
        5.How do you feel about his work?
        有了这些有效问题做支架,学生们会发现把问题的答案连接起来就是一篇通顺的文章。同时,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设置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注意问题之间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并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及认知特点,可以提前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总结罗列出相关话题的词块与句型,语言支架搭建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帮助学生顺利回答问题,进入写作的世界。
        3.分析课文思路,搭建结构支架
        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谋篇布局,用一定逻辑顺序呈现文章的内容。新目标英语教材文章结构清晰明确,过渡自然。为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以新目标英语8BUnit92b为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花园国家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主要从语言,食物,景点,气候四个方面,为了搭建写作结构的支架,笔者设计如下的教学活动: 首先让学生讨论并连线每个语段的主要意思,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语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看出文章总分的结构特点。
       
       
       
       
       
       
       
       
       
        
       
       
        接着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段落之间的连接句,如:Have you heard of ...? One great thing is...,  another one is..再让学生分析每一段落的结构,找出句子之间的过渡语:besides,and 表并列,but,yet表转折,what’s more 表递进。最后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格式、开头和结尾句子,有了这些做铺垫,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按照逻辑顺序,采用恰当的连接词,将语句连成段,语段连成语篇。
       
        积极恰当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评价也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所以教师要有计划、系统地安排好平时写作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充分整合资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写作“支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1]易娟. 支架式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2]王高俊. 支架式教学模式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金琪.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庄海滨“基于支架理论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探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 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