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道路桥梁与人民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连接不同区域,推动相应地区的经济建设。沉降是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给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带来严重隐患,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可能导致车祸的发生。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避免沉降的出现。文章将会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其相关施工技术进行简要论述,提出控制施工技术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1.1路基路面凹凸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时要进行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路基路面在施工前对于沉降段的路基要进行夯实处理,由于沉降段的土质比较松,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车辆长时间通行碾压后,路面容易出现凹凸不平问题,车辆行驶后会造成严重磨损。施工材料在沉降段路面施工中至关重要,在沉降段路面施工材料要求更加严格,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会造成路面过度膨胀、收缩,导致路面大面积出现凹凸现象。
1.2路基渗水及排水性能较低
渗水现象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比较常见,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对于施工路段选择时,要考虑到地理水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长期受到雨水侵蚀,要做好充分的设计。对于排水能力的提前设计,可减少由于渗水和排水不畅影响路基稳定的概率。
1.3路基路面出现损伤或是地基塌陷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某些桥梁以及路面在其完工运营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与裂缝等现象。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夯实沉降部位的路基,仅仅片面地追求路面与桥面的平整度。基于此,诸多因素均会造成路其荷载无法均衡分布,严重时会发生路基路面开裂问题。例如(1)未能合理配比施工材料、未能合理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2)反射性裂缝,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层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以及其伸缩性能不达标,进而提高了对路面路基的破坏速度;(3)沉降部分的地基含水量控制不严格。因为软土其含水程度较高,而且承载力相对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项目建设的推进,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沉降事件的发生概率。
1.4忽视地基施工的重要性
地基不仅是工程的基础要素,而且也是工程结构的必要工序,关于地基的施工环境,其主要在已经开挖的土层结构中,开展湿喷桩、管桩等构筑物,提高对地基强度的处理水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被土层结构等无法预估的因素所影响,部分施工人员将存在与施工及质量有关的问题,完全归结于客观因素,未能严格控制相关施工措施与技术,为工程带去更大的风险。因此,应严格控制地基的施工质量,只有其达到相关标准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施工活动,要是不能严格控制,则很容易出现质量事故。
2、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出现沉降段的原因
2.1路基路面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是引发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重要原因,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搭板设计路桥与桥梁连接的主要方式。此类设计方式主要是从路基桥梁的路基路面出发,通过改造路基路面的结构,使道路桥梁的实际承载量和抗压性能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用此设计方案不可避免会采用搭板设计。而车辆在该路段的行车过程中,易出现跳车问题。由此可见,混凝土搭板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需要从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才能避免因结构不合理而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
2.2土基未按标准施工
由于道路的土基未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也会出现沉降。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钻孔的深度和数量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导致施工人员很难确认路基松软区域,无法为后期施工提供准确的施工参数。
施工人员在处理沉降路基时施工方法不科学,路基的密实度不达标,也会造成沉降的出现。
2.3未科学合理选择填料及压实方式
填料也是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影响因素之一,道路桥梁的沉降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沉降段中加入填料。而填料的种类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普通黏性土以及高强度黏性土等。而许多施工单位在填充沉降段时,大多数均会选择普通黏性土。此类填料虽然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要求,但是普通的黏性土会由于自重与长期性的荷载压力导致沉降段出现局部压实,进而导致沉降段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在使用普通黏性土完成填充压实施工时,虽可以短时间内满足工程设计的标准,但随着压实度的不断上升,后期压实作业也会逐渐减缓。同时,压实度也会低于前期的标准,若后期没有得到长时间的压实作业,则会导致投运阶段与后续施工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3.1优化路桥沉降段地基处理技术
在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以控制施工质量为基础,择取符合施工条件的地基与相应的处理方案。在增强路桥的路基自身承载力的基础上,要将地基性能进一步优化,从而减低沉降不平衡的问题。(1)软土地基。关于软土地基应采取恰当的方案对其进行处理,可以使用一定的填充材料对其填筑,这样能够降低地基侧面挤动压力所造成的影响。也有必要选择相关方法增强地基自身的强度与刚度,尽可能地规避异常位移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含水量适当的土壤,有助于换土作业得以顺利进行;(2)在其施工过程中,对于黏性土层强度持续性提高的问题,应该使用翻晒这一方式,把黏性土层中的含水量把控在标准范围,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
3.2提高搭板设置的合理程度
在进行路桥沉降部分的路基路面施工环节中,要想提高设置搭板的合理程度,需合理分析锚栓、倒角等相关部位的制作,而且依据工程的现实需求择取与之相符合的填缝材料。(1)关于确定锚栓上,需要保证设置钢筋位置的合理性,对锚栓水平拉杆数值的比例进行科学控制,从而优化施工效果;(2)做好支座的选择工作,一定要固定好铺垫层的施工距离;(3)在倒角制作过程中,应注意防范搭板转动现象;(4)应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对牛腿的位置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减轻破坏影响;(5)做好填缝材料的选择工作,在搭板与桥台连接部位采用填缝材料进行填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与积水流进缝隙,规避其存在不平衡沉降现象。
3.3合理选择路基与路堤填料并保障施工质量
填料的物理性质与力学特性决定了路基和路堤的结构强度、塑性变形量,因此需要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和现场情况,选择能够满足沉降段路基、路堤设计要求的填料。首先路基填料必须有足够的透水性,砂石以及矿渣基本都能够满足要求。而桥台部位的路堤填料需要有更强的可压缩性,保障路桥衔接段的刚性平缓过渡,有效控制施工材料的塑性变形差。其次在填筑过程中需要基于实时检测,保障压实度均匀且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兴建,满足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很难满足现代化道路桥梁施工要求,沉降段路基时常发生问题,严重缩短道路的使用年限,甚至会影响到日后的通行,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对此,施工企业要分析沉降段路基路面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并积极进行改进;在实际施工中加强管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消除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对发生沉降路基路面进行养护,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沈映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8(04):193-194.
[2]熊卫明.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04.
[3]唐勇.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简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