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胡中桥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发包中,运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把竞争机制引进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的良性运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身份证号码:42112619880905XXXX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发包中,运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把竞争机制引进工程建设领域,把业主和承包商推向市场的良性运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促进业主和承包商转变经营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项目管理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通过招标投标可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问题;应对策略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发展特点
        1、招标范围及管理机构
        我国地方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同时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也拥有较大的投资量,所以二者均需列入强制招标当中。在当前时期,比较常见的招标方式包括:邀请招标、公司招标以及议标等。针对建筑市场来说,一般会选用邀请或者公开招标。此类招标方式可以归属于竞争性招标,受到了政府的有效支持。而议标与其他招标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具有较多的限制性。
        地方政府会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设置相应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便于有效地监督市场招投标工作,其职责范围主要是对招投标流程、工程合同、投标单位资格等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还需要监督招投标流程中的细节问题。总之,招投标管理机构对于招投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不同地方之间的招投标体系互相补充
        在国家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后,政府需要结合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台关于招标申报、评标等规定要求。在相关文件的出台后,可以形成一定的招标投标体系,使得招标投标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制度保障。
        3、投标报价体系中以标底为中心
        标底的含义就是在国家统一工程量计算法则和其他计价方法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是投资者对工程预算的期望和评标的重要依据。标底的设立充分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需经过招标办的审核和批准才能保证标底的准确性。标底在开标前完全保密,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透漏标底的行为都是违法违规行为。为了保证标底在开标之前的保密性,招投标管理机构会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后和开标之前来对标底进行审核。标底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一个数值,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投标报价只有在范围之内才是有效的,超过这个范围则无效。
        4、评标定标方法坚持使用百分制
        以百分制为主体的评标定标方法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应用,即在招投标环节中设立质量、工期等与投标单位相关的指标,对每项指标赋予分值,逐个对每个单位的每项指标进行打分,分数最高者即为中标者。项目经理是建筑工程的实际负责人,在建筑工程正式建设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除了需加强对投标企业的监督管理外,还应针对项目经理建立档案,对项目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进行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投标单位的百分制评标中,项目经理的日常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投标单位能否顺利中标。对项目经理进行业绩考核的做法可以彻底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层层转包的混乱市场现象,能够督促项目经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评标专家在评标工作中的地位较为重要,为了充分确保评标的准确性,评标的技术专业和经济专家都是在评标前1d才最终确定的。
        二、招投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陪标现象的存在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部分投标企业则通过私下人情关系或给予贿赂的形式,想方设法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建权,而部分招标方,则给予投标方的此些行为,采取迎合的态度,大肆收取不法所得后,对于投标方也早已实施内定完成。而面对招投标的过程,则采取瞒天过海的招式,发布招标信息的同时,实施招标的各项工作,看似顺利在进行中,但是仅仅只停留在走过场的表层部分。招投标的整个过程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迎合上面的检查而创设,此种行为下,工程项目稳稳地落入了内定投标方的手中,而其他的投标方则成为了无辜的陪标者。


        此种靠内定的方式获得工程项目的投标方,往往在实力的方面本身就很差,当取得工程项目后,又再次将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施工过程采取予以转让的方式,进而从中获利。或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从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再次“深捞油水”、“榨取油水”等,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面,则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因此,此种通过违规内定的方式获取投标方的方式,不仅扰乱了招投标的市场环境,而且严重地侵害到了其他企业的利益,更是对于工程项目极大地不负责,需要做重点地严查工作。
        2、存在着恶意竞争现象
        当下,由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各建筑企业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部分企业为了中标,要么采取报低价的策略,要么采取恶意损坏竞争对手声誉的行为,不择手段地实施恶意竞争的行为,以迫使竞争方败退,进而为自身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建权扫清“障碍”。
        一直以来,针对各种恶意竞争的行为,虽然相应的管理部门也在想法设法地予以打击,但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还是采取铤而走险的方式,予以获取中标权。当企业盲目性地通过恶意竞争的方式获得工程项目后,企业本身的的资源、能力等方面却是有限的,施工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方面更是巨大的,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将导致企业陷入巨亏的僵局。
        三、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实现招标信息的透明化管理,确保市场良性竞争效果
        对于招标信息的管理工作,建议管理人员可以优先采取网络投放方式,在满足相关程序要求的同时,确保整个程序运作过程得以实现透明化要求。也就是说,网络信息发布需要遵循透明性原则及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企业都具备参与招标活动、投标活动的机会。凡是符合相应要求以及参与资格的施工单位,都可以参与报名,基本上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地域因素等干扰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不可以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关系或者违法手段暗箱操作,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发布招标与投标信息之后,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管理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促进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2、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方式,规范招投标活动行为
        招投标活动需要运用不同招标方法进行合理应用,目的在于防止单一化评标方式带来不良影响。根据当前市场评标方式来看,以综合评估法以及合理低价法为主的评标方式逐渐应用于招投标活动当中。对于部分工程而言,因施工图纸不完善导致开工进度延迟,结算价款的扯皮而受到影响。为确保施工流程得以顺利进行,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招标方式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招标过程得以规范化发展。
        3、精细化应用法律法规内容,促进建筑市场的公平化发展
        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贯彻与落实,招投标活动亦是如此。一般来说,凡是与招投标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都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处理,以确保各项管理活动都可以实现顺利应用过程。针对于此,为确保建筑招投标市场得以规范发展,建议行业人员应该共同打造出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招投标活动应该按照监督管理要求,针对合同法律条款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确保合同管理效果得以达到预期。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任道而长远,通过专业负责制度的建立,通过强化招投标过程的监督制度,都将是招投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我们也相信,通过相应管理部门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对于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再调整,将进一步促使招投标的工作向着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淼.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4).
        [2]胡慧峰.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