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 陈志鹏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陈志鹏
[导读] 摘要:在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中国南海工程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当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随着投、融资模式的日新月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中拥有竞争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开始蓬勃发展。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一个投资量大、效益水平及利润较低的粗放型的行业。因此,如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效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进行管控,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只有加强对项目施工成本的管控力度,才有可能实现项目成本的最优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才能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能力。
        1、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
        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包括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项目施工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具体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具体包括工作人员工资、社会保险费以及福利费等。其中,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这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1.1人工费
        人工费用是指支付给直接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生产工人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员工的工资、补贴费用、生产工人的辅助工资、员工的工作奖励和保险费用等等。
        1.2材料费
        材料费用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所产生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构配件、半成品的费用消耗,主要包含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和检验试验费这几类。
        1.3机械使用费
        机械使用费用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所产生的机械使用费、安拆费和场外运费,一般分为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卸费用及场的外运费、人工劳动费、燃料费和养路费及车船交通工具的费用这七项费用。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
        2.1做好成本预测
        首先,要对人工成本进行合理预测。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资水平以及人才在市场的行情、工期长短以及所需人员数量等因素都会对人工费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当初的预算存在偏差,所以在进行成本预测时必须考虑到人工费是否超过合同价的规定。
        其次,材料费的支出也占到了项目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必须根据材料的用途进行逐项分类,如主材、辅材等。同时,购置材料时还要考虑到运输费用与装卸费用,在施工过程中定格用量和实际用量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再加上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上升,在进行预算估测时,都要予以重视。
        再次,是机械设备的支出。这项费用一般通过施工方法来进行定额套算的。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工作效率的影响,并且机械的维护、租赁甚至新购入也会增加机械费用的支出,因此就会导致实际花费的机械费用比预算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台班使用的主要机械进行定额核算。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或是采取小设备自备、大设备租赁等方式加强对设备成本的管控,这也有利于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从而能够提高现场设备的利用率。
        除了材料费、机械费以及人工费,还有其他一些费用也需要进行成本预测,如水电费、搬运费、工具使用费、材料检验费、临时设备的摊销费等。针对这些要素,可以暂时将计划数作为替代来顶替预算数。以搬运费为例,可以根据搬运距离远近以及参与人物的多少来进行目标预测,以最终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


        2.2合理选用控制方法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成本分析法、偏差分析法以及作业分析法等。具体如下:
        (1)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贯穿项目从竞标到质保的始终,为了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必须编制目标成本计划,并分解、监督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目标成本,对企业所具有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克服影响因素,使得成本降低。
        (2)责任成本法。其实质是依据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要求,构建企业的各个责任中心,从而完成对成本的控制。
        (3)偏差分析法。其关键是对预算费用以及实际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偏差进行预测,同时,及时作出调整。偏差分析法又叫赢得值法,可以达到完成计划与控制成本的双赢,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4)作业分析法。其主要对象是作业消耗资源产生的实际成本。主要的作业分析法有ABC分析法,通过这一分析方法可以找到成本关键点,确定管理的重点,从而实现成本管控,达到少投入、高产出的结果。
        在对以上方法进行应用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用,因为每个工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最好要结合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控制方法,如此才能实现对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及管理。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及管理策略
        3.1重视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质量的管控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成本监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在进行管控时,除了进场时需要进行实物检查,还要对其质保书与型号规格进行检查,以确保物料与工程支出是相匹配的。对于水泥等特殊材料,需要按照相关规范或标准进行性能上的复试。对于玻璃等易碎或其他易变形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在运输时、堆放时以及安装时都要对操作进行严格监控,以免因损坏而造成资金的浪费,是工程成本上升。
        3.2加强图纸会审
        图纸作为施工的关键依据,在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中,对于图纸要进行学习与会审,会审除了是对图纸的查错,也是对图纸与施工的优化思考,即考虑如何使施工更加有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设计符合规范,但施工难度却很大,为了控制施工成本,相关人员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和限额设计等方法来对图纸原有的设计进行一定的优化,同时也应当注重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功能性、可行性,在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切合点,如此才能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3.3构建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想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还需要有一套与之匹配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应当依据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责、权、利三者相关联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管理者是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两类。对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人进行管理确定每一个人的职责和范围,采取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策略,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成本管理体系。有了一个良好并且严密性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利用其来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利用奖励政策来鼓励企业工作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项目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及管理不仅可以为项目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项目施工企业全员尤其是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不断改进旧方法,研究新方法,为成本控制与管理服务,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单秋猛.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20.
        [2]孙吉斌.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居业,2019.
        [3]董丽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9.
        [4]孟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