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动教学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 吴建村
[导读] 所谓的互动教学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交互和影响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最终的互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
        摘要:所谓的互动教学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交互和影响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最终的互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有效的互动模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完善,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高质和高效。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前言: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他们正是思想道德和三观构建的最佳时期,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让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构建良好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课程中构建良好的课程氛围,不断的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学的开展更加有效。
一、营造良好氛围,实现有效互动
        在新课改不断实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应该不断的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等,让学生成为课程中真正的小主人。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就应该加强良好氛围的构建,让学生主体意识,在课程中积极参与,使得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变得更强[1]。例如,在讲解《家的意味》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中找到自己的全家福并拍摄成图片,在微信当中上传给教师。而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大屏幕上以幻灯片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这些照片,并邀请对应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家庭成员,和家人间发生的小故事等。教师也可以在这其中积极的参与其中,更好的和学生之间互动等。这样就可以在课程中营造较好的课程氛围,不断的带动课程中的互动,将课堂推向高潮,使得互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使得预期当中的互动目标得到不断的达成。
二、加强情境创设,实现有效互动
        在初中生的学习活动当中,对情境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需要在情境中深化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的课程体会变得更加深入[2]。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为了使得课程的互动效果更好,教师也应该在课程中不断的加强情境构建,让学生产生入情入境的感觉,使得有效互动得到达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进行情景的构建,逐渐的拉近学生实际生活和课本知识的距离,让互动在实际的开展中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讲解“遵守规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情境,让学生观看。

而在后续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是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哪些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真实看到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当时的情境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课程中积极的互动和讨论等,让教学得到顺利的开展,使得课程中的互动变得更加有效。
三、转变课堂形式,实现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该打破沉规,不断的在教学模式上做到创新和多变,这样也能使得学生的体验变得更加新颖,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3]。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追求有效互动的过程中,也应该在课程形式上积极的转变,让理想的课程成效得到不断的达成。例如,在讲解《学会合理消费》一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课程的互动性不断的增强,教师就可以借助辩论的方式推动课程的开展,使得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得到不断的增强。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好辩论的题目——“年轻的我精致穷有错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消费观,根据有错、没有错站队,并开展辩论。借助这样的方式能使得学生对“消费”二字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使得学生能将眼光放置的更加长远,使得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得到树立。
四、构建翻转课堂,实现有效互动
        翻转课堂是课程中一个大胆和创新的尝试,能实现课内课外的调整,更好的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加强翻转课堂的构建,让课程互动得到不断的加强。例如,在讲解《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可以针对重点内容为学生设计微视频,让学生在预习中运用。而在后续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在预习当中的不足和困惑进行探讨,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引导,使得课程的互动性更强。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积极的开展互动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对课程产生兴趣,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在互动当中加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情境创设、转变课堂形式、构建翻转课堂等,使得有效互动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肖青.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J].法制博览,2020(10):224-225.
[2]薛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积极乐观心态[J].学周刊,2020(12):176-177.
[3]彭晓梅.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