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 孙洪卫
[导读] 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选择还需要对地质勘查结果来完成,
         【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选择还需要对地质勘查结果来完成,从而为深基坑支护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但是,复杂的支护工程受地质结构、水文特征、工程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工程深基坑施工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与质量。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分析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所以会增加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方面的施工难度和要求,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要是为了夯实施工基础,提高施工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而开发的一种技术,并且随着施工技术不断升级和创新,目前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和经济情况等形成完善的职工技术体系。深基坑通常是指深度或支护结构超出 5 米的基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并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塌陷、滑坡等情况,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效,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
         1.1 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通常是由带锁口的热轧型钢制成的,将制成的每个钢板桩合成一个完整的钢板桩墙,钢板桩墙的形态一般是直板型或是 U 型等,钢板桩墙的作用就是挡土挡水。利用钢板桩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当深基坑的施工现场土质比较稀松的时候,可以进行多层的钢板桩支护,但是这种支护方式产生的噪音较大,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实施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时候,常常会设置防噪音装置,在地下室的施工结束后,再将钢板桩拆除,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也应该预测钢板桩拔出时的土壤特点。
         1.2 护坡桩支护技术
         要想让深基坑支护技术受到地理位置和土质的影响最小,可以采用护坡桩支护技术,在实施护坡桩支护技术时,应该注重钻孔技术和注浆技术的质量,要保证钻孔技术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在整个护坡桩支护技术中会进行多次注浆,所以要在每个施工细节都掌控好,让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提高。在护坡桩的施工过程中,要将误差降到最低,桩中心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尽量维持在 5cm 的范围内,桩的深度不低于 1m,桩孔底部的沉淀不能超过 15cm。
         1.2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该施工技术中运用到的锚杆主要分为螺母、垫板、止浆塞、锚头四部分,利用垫板对锚杆施加外力,用于提高锚杆的稳固性,防范深基坑周围土体的塌陷问题,起到支护作用。具体来说,在运用土层锚杆施工技术时主要包含以下四道工艺流程:(1)钻孔施工,结合深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钻孔深度、速度的调节,通常钻孔施工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方法:干作业模式,可有效规避别钻问题的发生;湿作业模式,能够实现钻孔速度的有效控制,依靠清水冲洗帮助钻孔降温、提高成孔质量,其钻孔速度通常保持在 35cm/min 左右。(2)预应力筋的安装,将呈笔直状态的锚杆与注浆管放入成孔内,倘若在此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问题,需在完成成孔清理后继续放入锚杆。(3)注浆作业,结合工程具体要求进行浆液配比、注浆压力的设计,待成孔开始向外流出浆液后,立即将套管拔出,等待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注浆。(4)张拉锁定,在完成注浆作业后进行锚固强度检验,应确保其达到设计强度的75% 以上,随后运用跳张法进行张拉施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相邻锚杆造成影响,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1.3 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该工艺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桩位测量、泥浆制备、桩机就位、钻孔作业和清孔作业、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水下混凝土灌注。

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控制时应侧重:终孔深度要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开挖后的桩身埋置深度;吊放钢筋笼作业时应将钢筋笼置于桩孔的中心,避免刮擦孔壁造成孔壁坍塌的现象;清孔作业应确保孔底沉渣与孔内杂物彻底清除的同时注意护壁泥浆比重,避免混凝土灌注时由于塌孔或缩径影响桩身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时必须确保其灌注的连续性,管的埋置深度不得低于 2m,应注意导管的提升速度,确保桩身完整、均匀。
         1.5 地下连续墙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可以在泥浆护壁的环境中,分槽段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的施工,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砂土和软黏土地层环境,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设备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支护已经被应用到地下工程中。该项技术可以对主体结构的侧墙进行拟建,通过逆作法对地下工程进行支护:对基坑地层具备深层软土加之施工深度在 80m 以上厚度在 1.4m 的工程施工时,先把墙体进行插入,使地下连续墙形成挡墙维护的结构,这样可以使整个支护的刚度和防渗透性能更好,可以减少地上交通和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对于建筑行业的基础工程来说,务必要具备极好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而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的优势就是具备较高的承重性能,使基础工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 重视前期勘察与施工设计
         一方面在进行施工作业前要进行现场的全面勘察,积极发挥各部门的联动性,全面对周边的施工环境等进行全面勘察,并积极运用专业分析技术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便于后续的科学设计与施工作业。另一方面要做好施工设计,在前期勘查的基础上要进行充分论证,深入考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和要求,形成可靠完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审查论证等更好地加强施工设计的全面沟通,提高后续科学应用效果。
         2.2 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规范管理和质量管控
         一方面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环境要求和施工整体要求确定深基坑支护的具体应用技术形式,掌握常用的几种施工技术比如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放坡等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境,以此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合理确定应用的深基坑施工技术类型,另一方面要加强全过程施工规范化管理。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全面监控,考虑各方面的施工要素,以此为基础在开挖和技术应用全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项规范操作,并做好过程检验,从而确保工序达标后方可开展下一道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此外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应当考虑深入地下水层的情况,扎实开展基坑降水、排水以及止水施工作业,精密测算相关的渗透系数、承压能力等相关的指标,并积极探索截水降压、管井降水等不同的处理技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施工整体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等各方面的要素统筹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提前考虑可能的突发情况并做好预防,必要时调整施工方案,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可提升施工中的安全性。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选择还需要对地质勘查结果来完成,从而为深基坑支护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运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09):183-184.
         [3]李先洪.论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4):90-91.
         [4]林曦.建筑悬挑板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0(04):97+99.
         [5]刘平国.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20(04):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